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大暑的正伏天

大暑的正伏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6 15:20:38

大暑的正伏天(大暑說伏)1

連日來的高溫和暴雨預報裡,7月23日,我們迎來了大暑節氣。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夏季季節特征最明顯的一段時間。“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古人将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每到大暑時節,由于氣溫偏高又有雨水,細菌容易滋生,許多枯死的植物潮濕腐化,到了夜晚,經常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腐草敗葉上飛來飛去;土壤高溫潮濕,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長;在這雨熱同季的潮熱天氣,天空中随時都會形成雨水落下。

與炎熱大暴雨一起來的,還有“伏”,三伏天現在可算是夏天的别稱,今年7月16日入伏。四季更替,二十四節氣标記,伏又是什麼呢?7月20日,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黃超芬解答了關于伏的疑問。

黃超芬說,研究顯示“伏”字久遠,西周時期的史伏作父乙尊的金文中就已出現“伏”字,我省雲夢戰國睡虎地秦簡也出現“伏”字。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伏”是會意字,從人從犬,本義為司。後代學者注解,伏伺即服侍也,引申之為俯伏,又引申之為隐伏。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中記錄:“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黃超芬說,湯餅就是煮的面食,類似于熱湯面,在古人看來,出汗可以驅病,即為“辟惡”。

“根據傳世文獻裡的記載,伏天的說法曆史相當久遠。”黃超芬說,目前看到較早的文獻表明,三伏起源于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初伏。”唐代學者張守節認為:“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雲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伏是五行家對季節的另類安排,一年有五季。”黃超芬解釋,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說法,五行學說把季節與五行相對應:春季屬木,木生火,夏季屬火,火生土,長夏屬土,土生金,秋季屬金,金生水,冬季屬水,水又生木,冬盡春來。為什麼多了一個長夏?因為夏屬火,火克金,有火相克,秋天就不敢出來,就要潛伏。五行學說就把潛伏的這段時間稱為“伏”,也叫“長夏”。長夏屬土,土生金,長夏過後秋天就到來了。唐代詩人杜甫所寫“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的“金氣”大抵也是由此而來。

加入長夏後一年就是五季,這樣木、火、土、金、水,便都是相生關系,四季輪回起來。

今年的三伏有40天,有的年份三伏是30天。三伏的時間是如何設定的?

黃超芬解釋,我國古代用天幹、地支搭配來記日子,天幹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字,地支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數字。天幹地支相配,如甲子、乙醜、丙寅、庚午等用來紀年、月、日、時辰等。紀日時,每逢有“庚”的日子被稱為“庚日”,因為天幹是十個,所以每10天便有一個“庚日”。曆法規定,夏至日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進入頭伏,立秋日之後的第一個“庚日”進入末伏。如果夏至日後的“庚日”距夏至日較遠,入伏後20天時,已過立秋日,就開始進入“末伏”,這樣“中伏”就是10天。如果“庚日”離夏至日較近,入“伏”後到第20天時,還沒有到立秋日,則“中伏”必須延長10天,增加一個“庚日”的時間,這樣,“中伏”就有20天了。

為什麼以庚日的起始來設定三伏?這仍與五行理論有關,因為夏屬火,庚屬金,五行中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一直伏藏一個長夏(三伏)直至秋季到來。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晶)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