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超市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各種黃油、奶油、芝士、奶酪等,依稀會覺得它們都和牛奶有某種關系,但是具體有哪些不同,寶寶應該如何食用?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BOBO今天就給大家仔細講講牛奶大家族的親戚關系。
首先,先按照名稱給它們歸歸類:
Butter=黃油(标準譯名)=牛油(港譯)
Cream=奶油
Cheese=奶酪=乳酪=幹酪=芝士,也叫起司或起士。
前兩種還比較容易理解,我們來解釋一下Cheese的不同叫法。奶=乳,酪可以指以動物乳汁為原料制成的半凝固食品。幹酪的“幹”字點明了 cheese 是固體或半固體,質地幹,含水量少的特點。所以,乳酪、奶酪、幹酪都是非常形象的叫法,而芝士,起司和起士則是 cheese 的音譯。
黃油
奶油
奶酪
Butter(黃油), cheese(奶酪), cream(奶油)
作為奶制品,它們的聯系是都是源于動物奶。
從營養成分上來說
1.牛奶的組成:約 87%的水,在剩下的 13%裡,有約為 4%的脂肪, 3.5%的蛋白質,4.5%的乳糖和不到 1%的礦物質。Butter,cheese,cream 可以說是對牛奶中的水、脂肪、蛋白質成分進行不同程度的分離或濃縮所得到的不同産物。
2.Butter 的組成:80~81%的脂肪,16~17%的水,1%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如果是有鹽黃油(salted butter),還有 1.2~1.5%的鹽。Butter 是一個油包水的乳化體系。
3.Cream 的組成:cream 的主要成分也是脂肪,含量一般不會超過 50%,是水包油的乳化體系。
4.Cheese的組成:水:30.17%,脂肪:34.39%,蛋白質:31.23%,礦物質:4.31%。
由上可知,
1.butter和 cream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2.butter的脂肪含量比 cream高;
3.cheese的主要成分則是脂肪和蛋白質。
從制作工藝上來說
1.奶酪是從全脂(脫脂)奶直接發酵而成,其性質與常見的酸牛奶有相似之處,都是通過發酵而來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濃度比酸奶更高。
2.牛奶通過離心作用分離出脂肪含量很高的奶油,奶油又通過排水濃縮生成脂肪含量更高的黃油。所以黃油 butter 是以奶油 cream 為起點,繼續濃縮脂肪得來的,中途加了點鹽的叫有鹽黃油,沒加鹽的叫無鹽黃油。
3.市面上的植物黃油和植物奶油我們盡量不要購買,因為裡面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對健康有極大危害。
由上可知,
1.奶酪是從全脂(脫脂)奶直接發酵而成;
2.奶油由全脂牛奶分離而成,黃油則是奶油的濃縮;
3.盡量不要食用植物黃油/奶油;
4.從親緣關系上來說,奶酪是芝士本人,奶油和黃油是親兄弟。
奶油、黃油、奶酪怎麼吃?
黃油
黃油成固體,可以直接食用,或用來制作曲奇、蛋糕,甚至拿來當植物油。市面上的黃油大緻有兩種形态,一種是一大塊黃油直接包裝,切開了多用來烹饪,直接當植物油食用。另一種則是小盒的便攜裝,打開直接抹到面包上食用,就像飛機餐提供的那種一樣。
奶酪
根據不同的發酵菌種、發酵時間、紋理、脂肪含量、奶源等等的不同,生産出的奶酪種類都不相同,大約有7個大類,在這裡不一一介紹了。做pizza的時候通常都會用上馬蘇裡拉奶酪,也就是我們見到那種能拉絲的奶酪。沙拉一般會用切達奶酪,還有一種看上去像發黴的奶酪就是藍紋奶酪,味道很酸爽!
奶油
奶油的種類就比較多了,我們最常見的就是稀奶油,打發後就成了whipping cream,就是奶油蛋糕外面那白白的一層,還有卡布奇諾和星冰樂上面那座白白的奶油雪山。
寶寶可以吃嗎?
1.黃油和奶油因為脂肪含量非常高,所以不建議寶寶直接食用,但作為制作點心、烹饪食物的輔料,黃油可是一個好選擇,但是注意一定要選擇無鹽黃油。
2.奶酪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脂肪、磷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是純天然的食品,奶酪的生産工藝使其蛋白質更容易消化,會将大部分的乳清排出,随之排出的還有乳糖,即使寶寶有乳糖不耐受的狀況,也可以添加奶酪,但是奶酪脂肪熱量也不低,要适量食用。
3.在奶酪的制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用到鹽。所以造就了奶酪含鈣多的同時,含鈉量也多。所以,1歲以後再給寶寶添加奶酪是最好的選擇噢。
比寶兒童餐的酥點系列選用最優質的動物性無鹽黃油,健康美味,香濃可口,是寶寶外出遊玩,在家派對的不二之選,不要猶豫了,趕快來關注一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