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廣州營商環境改革方案

廣州營商環境改革方案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07:11:16

廣州營商環境改革方案?廣府新語營商環境,“優”無止境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提升城市核心競争力的關鍵所在,更是衡量城市營商便利度、投資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事關一個城市的持續發展自2018年以來,廣州在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中闖關探路、攻城拔寨,陸續出台了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1.0到5.0版,着力減流程、減成本、減材料、減時間、優服務,打通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政策落地“最後一米”,改革試點不斷突破,打造營商環境改革“廣州樣本”,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廣州營商環境改革方案?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廣州營商環境改革方案(廣州營商環境改革)1

廣州營商環境改革方案

廣府新語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提升城市核心競争力的關鍵所在,更是衡量城市營商便利度、投資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事關一個城市的持續發展。自2018年以來,廣州在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中闖關探路、攻城拔寨,陸續出台了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1.0到5.0版,着力減流程、減成本、減材料、減時間、優服務,打通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政策落地“最後一米”,改革試點不斷突破,打造營商環境改革“廣州樣本”。

從優化營商環境1.0到5.0,從聚焦行政審批領域“簡政放權”,到瞄準重點領域推進“指标攻堅”,再到着力實施行政審批跨部門“流程再造”,進而到以“繡花功夫”全方位提升政府管理服務水平,最後到以“激發活力”為主線的5.0版改革,廣州營商環境系列改革成果越來越突出,連續2年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前列,全部18個指标獲評全國标杆,南沙自貿區43項制度創新成果獲全國推廣,商事制度等18項改革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為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貢獻重要力量。

下一步,推動廣州營商環境改革再上新台階,要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滾動推出營商環境改革硬措施,建設與國際先進規則對接無障礙、體驗無差别的營商環境,加大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改革力度,建設具有全球競争力的營商環境,繼續努力打造營商環境改革的“廣州樣本”。

一是創新智能化人性化政務服務。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完善“互聯網 ”審批體系,實現線上線下功能互補、融合發展。完善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和“一口受理”功能集成、深化商事服務“國際營商通”合作。優化提升企業專屬網頁,為企業提供精準化、個性化服務。深化廣州政務全球通辦。深化不動産登記制度改革,實現不動産登記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優化不動産登記金融服務,探索部門與銀行間電子憑證查閱和信息核驗。

二是強化惠企政策兌現。梳理公布惠企政策清單,主動精準推送惠企政策,實行政策兌現“落實到人”。制訂公衆參與咨詢規範性指引,出台規範公衆咨詢和公衆參與的制度。嚴格落實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的決策咨詢機制,完善重點企業和行業協會聯系機制,健全公共參與制度的範圍、内容和流程。暢通政府部門與企業溝通交流渠道。創新公平競争審查工作機制,探索建立重大政策措施會審制度。健全第三方審查評估機制,綜合評估公平競争審查制度實施情況。

三是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加快“信易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向上提升、向縱深突破、向全領域推進。完善市場監管和企業信用信息平台。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信用數據共享、信用評價互認機制。探索利用區塊鍊技術開展跨行業失信數據共享。加大AEO認證企業培育,在公共資源交易、金融服務等重點領域推進“信易 ”應用創新。實行容錯機制、“包容期”管理,建立适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更具彈性的包容審慎監管模式,探索對跨界融合領域的部門協同監管。

四是探索完善知識産權保護新制度。建設重點産業園區知識産權保護工作站,提供咨詢指引、糾紛調解、鑒定評估、侵權分析、檢測預警等綜合服務。開展粵港澳知識産權協同保護,建立完善與港澳的知識産權執法協作和信息溝通機制。探索完善知識産權保護機制,構建海外知識産權維權援助服務體系。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運營服務集聚平台、中小微企業知識産權托管平台、知識産權海外維權援助平台建設,促進知識産權資源集聚。建立完善知識産權保護跨境協作機制,加強知識産權國際貿易保護。優化促進知識産權創造、運用的激勵政策,提升知識産權創造質量,培育高價值知識産權。依法保護外國人才知識産權權益,完善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涉外知識産權糾紛解決機制。

五是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強化工程建設領域合作,借鑒香港在市政建設及服務方面的經驗,邀請香港專家以合作或顧問形式參與建設管理,支持香港業界參與重大交通設施、市政基礎設施、文體設施和連片綜合開發建設,允許香港企業獨資或控股的開發建設項目采用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推進建築師負責制和全過程工程咨詢項目試點,允許取得建築及相關工程咨詢等香港相應資質的企業和專業人士經備案後直接提供服務。全面深化“交地即開工”。實行“容缺審批 承諾制”辦理模式,探索取消用地規劃規劃許可證和用地批準書核發等審批事項,打造項目審批“高速公路”。出台工程類項目審批集中引入第三方服務的工作機制,規範社會機構技術審查、評估、鑒證等輔助事項的辦理。探索采用區塊鍊技術來實現工程監督的全鍊條可追蹤、流程透明化以及監管機制的創新。推進香港工程建設模式試點,促進粵港澳工程建設領域的規則對接。

六是加強招投标和政府采購管理。全面優化招投标流程,取消招标文件事前備案。推動招标方式創新,推行承包商預選庫制,集中實行項目招标資格審查。采用電子保函等非現金形式提交投标和履約保證金,推進招投标全程電子化。按照競争中性原則嚴格執行公平競争審查制度。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細化完善政府采購(含工程招投标)信息公開機制。加強政府采購執行管理,改進政府采購代理和評審機制,完善《廣州市政府采購工作指引》。

(作者系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财政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