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業單位的備考學習中,常識中的科技是一個重要的部分。例如我國五大衛星發射中心、各類航天科技的名稱、特點及作用等是一個常見考點。考查内容除了相關基礎知識,也常常涉及最熱最新的科技時政新聞。如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三名航天員是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9月17日成功返回,這是神舟飛船首次在東風着陸場着陸。
小編歸納整理了以下科技常識考點
知識點一、【航天科技對應的名稱】
登月探測器叫“嫦娥”,月球車叫“玉兔”,載人航天飛船叫“神州”,中繼通信衛星叫“鵲橋”,暗物質粒子探測器叫“悟空”,探月工程叫“嫦娥工程”,玉兔着陸的那片區域叫“廣寒宮”,航天站叫“天宮”,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叫“墨子”,全球定位衛星系統叫“北鬥”,全球低軌衛星系統叫“鴻雁”,太陽監測衛星計劃叫“誇父計劃”,火星探測衛星叫“螢火”,火星古稱“熒惑”的諧音。
“天問”“嫦娥”“玉兔”“鵲橋”“天宮”“北鬥”......從這些名字的命名可以發現,中國的航天人是很浪漫的。這些浪漫的命名集結了傳統智慧與未知探索,中國航天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打開百度APP看高清圖片
知識點二、【我國五大衛星發射中心】
1.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測試及發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中低軌道的各種試驗衛星、應用衛星、載人飛船和火箭導彈的主要基地,也是我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中心,即我國所有的“神州”系列都是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和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邊緣,被稱為“東風航天城”。該地區地勢平坦,人煙稀少,晴天多雨天少,可以為航天發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條件。于1958年10月20日成立。
2.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位于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境内,始建于1970年,又稱為“西昌衛星城”。中心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通信、廣播、氣象衛星等試驗發射和應用發射任務,是中國目前對外開放最早、規模最大、設備技術最先進、承攬衛星發射任務最多、具備發射多型号衛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發射場。
3.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所在地和稱謂不太相符的發射中心,我國首顆氣象衛星“風雲一号”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岢岚縣的高原地區,不在太原,在挨着的忻州。地處溫帶,海拔1500米。始建于1967年。
是中國試驗衛星,應用衛星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基地之一。具備多射向,多軌道,遠射程和高精度測量的能力,擔負太陽同步軌道衛星,資源,通信等多種型号的軌道衛星的發射任務。中心先後成功地發射了我國第一顆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風雲一号”,第一顆中巴“資源一号”衛星,第一顆海洋資源勘察衛星等,創造了我國衛星發射史上的9個第一。同時負責我國海上衛星發射。
4.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
是中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作為低緯度濱海發射基地,文昌航天發射場不僅可用于滿足中國航天發展的新需要,還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較大線速度,以及慣性帶來的離心現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減少(同型号火箭運載能力可增加10%),亦可通過海運解決巨型火箭運輸難題,并提升殘骸墜落的安全性。發射中心完全對外開放,現已具備發射能力。
5.中國東方航天港
位于山東省煙台市海陽市,于2019年7月開始啟動建設。依托煙台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條件,發揮航天,海工等工業制造基礎雄厚的獨特優勢,打造航天海上發射母港,火箭研發制造中心,海上發射平台研發制造中心,輻射帶動航天新材料,航天旅遊等相關産業。
我們在備考學習中,也要學習他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戰鬥、特别能攻關、特别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科技常識的學習主要以識記型為主,建議同學們日常做好積累與識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