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兩個甲子風雨的
“重點曆史風貌建築”雷厝
為什麼非得“修舊如舊”?
文物保護工作者如何讓
伫立千年的龍門石窟再現芳華?
湖南大山深處的小小書屋
怎樣點亮孩子們的夢想……
這一樁樁故事背後
承載着一個民族怎樣的精神追求?
守護文化根脈
鑄就民族之魂
一起走進
《為了更美好的生活》之《護根鑄魂》
不忘本來,才能開創未來
在鼓浪嶼修祖宅時
她發現了“家族秘史”
去鼓浪嶼必打卡的地點是什麼?
作為“重點曆史風貌建築”的
古民居“雷厝”
想必是榜單上的答案之一
“厝”
在閩南語中是“家”的意思
也有閩南傳統建築之意
雷厝建于光緒丁酉年
至今已有125年的曆史
2021年
雷厝的房梁已經被白蟻蛀空
鼓浪嶼管委會
随即啟動修繕保護工程
一同參與此次修繕工作的
還有鼓浪嶼居民雷晶晶
因為這座建築正是她家的祖宅
而這段特殊經曆
也為雷晶晶開啟了一段尋根之旅
為了最大程度保持雷厝的原貌
真正做到“修舊如舊”
雷晶晶搜索了大量的曆史資料
對家族成員和祖厝百年曆史
進行細緻地整理和研究
其中的一些内容
也許連雷晶晶的父輩都不知道
這簡直可以稱得上一段“家族秘史”
雷晶晶說:
“把這個家族的曆史梳理出來
房子的來龍去脈整理出來
也是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有迹可循”
如果說老建築是鼓浪嶼的魂
那它們身前身後的故事
便是鼓浪嶼的韻
雷厝的塊塊紅磚承載着
雷家幾代人的鄉愁眷戀和家國情懷
穿越百年 連接着曆史與當下
石窟“生病” 專家“會診”
現代科技讓文物再現芳華
河南洛陽,伊河兩岸的峭壁上
2000多個洞窟像龛靜靜矗立
近11萬尊佛像沿河次第鋪開
這裡是世界上造像最多
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
——龍門石窟
其中,位于奉先寺正中的
盧舍那大佛最具盛名
其身高17.14米,頭高4米
依山造像,浩然大氣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
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這些石窟跟人一樣,也會生病
龍門石窟的岩體
主要由石灰岩構成,可溶性強
一旦下雨
雨水順着裂縫滲入石窟之中
長年累月,便會對石窟本體
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2021年12月
龍門石窟奉先寺
大型保護工程正式啟動
主要包括滲漏水治理、危岩體加固等
不僅如此
文物保護工作者還借助
現代科技手段
建立完整的數據庫
通過技術手段數字建模
永續留住龍門石窟的美與傳奇
曾經損毀的國寶也可以
虛拟複原、芳華再現
龍門石窟研究院
院長史家珍有感而發:
“這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
一個珍貴的文化遺産
我們必須守住我們的根
和我們文化的魂”
侗寨裡的書屋在“綠野仙蹤”
為孩子們點亮夢想
“我幾乎每次睡覺的時候
都會夢到這裡,夢到這個房子”
讓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
坪坦鄉中心小學學生李紫柔
“魂牽夢繞”的房子
其實是學校的一間圖書館
2021年10月22日
學校建校70餘年以來的
第一間圖書館——
坪坦書屋開幕
當書屋的燈光亮起
恍若侗鄉原野的星辰
悄然将孩子的夢點亮
在這個不足8平方米的
小小空地上
有着來自全國17個城市
社會各界人士捐贈的
超過1.3萬冊書籍
孩子們就這樣
在書中探索更廣闊的天地
如今
坪坦書屋帶來的積極影響
已從坪坦鄉中心小學輻射了出去
2022年夏
坪坦鄉所轄的16個行政村
全天候開放的農家書屋
已經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覆蓋率100%
“我希望
它能照亮所有孩子們的心靈”
相信坪坦書屋設計師蔡淩的這個願望
在不久的将來就會實現
大山深處的坪坦書屋
是這十年鄉村文化建設的縮影
閱讀也許改變不了一個人的命運
但它可能改變一個人
鄉村裡的孩子
有田野、有牛羊
也有詩歌和遠方
來源:央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