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一看題目可能覺得匪夷所思,錦毛鼠白玉堂和金镖黃天霸是兩個人啊,怎麼能扯到一起。說實話,一開始我也覺得不可思議,這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物。可是當我們查閱了清中期的一些資料後發現,這兩人的原型極有可能是同一人。從《三俠五義》和《施公案》中的劇情上看,這兩個角色有着很大的相似點,具備同一原型的可能性。在通過一些文人筆記和曆史資料的參考,我認為這兩個角色的原型都是康熙年間的禦前侍衛黃天霸,小說中反應的故事都參考他的人生中發生的事情。
白玉堂的原型一度被認為是清朝平度富商白氏的第六代,因為白氏第六代的掌門人也叫做白玉堂。可這位白玉堂雖與《三俠五義》中的錦毛鼠同名同姓,卻在人物風格上完全不同。平度的白玉堂出身富豪之家,家中良田萬頃,當鋪錢莊不計其數。他本人是一個文人,科舉考上了舉人,挂四品道台銜,還挂有"太學生"、"國學生"、"候選州同"等職銜。他雖然也是急公好義,經常救濟救助别人而不求回報,卻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内。這個白玉堂更像是《水浒傳》中的及時雨宋江,而不是《三俠五義》中的錦毛鼠。
小說中的錦毛鼠白玉堂卻并非這種富豪大戶,而是江湖人士。小說中的白家雖然有錢,卻也萬萬與平度白氏不能比的。錦毛鼠出名也不是因為宋江似的急公好義,而是與陷空島結拜,成為陷空島五鼠之一。而他在江湖上的名号,卻是陷空島五鼠行走江湖共同闖出來的,而不是捐款捐物做善事得來。
錦毛鼠白玉堂是文武雙全的角色,他少年成名,武藝不在南俠展昭之下,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少年英雄。他雖然走的是綠林和黑道,為人做事卻嫉惡如仇,是典型的綠林豪傑。然而從行事風格來看,白玉堂又是橫行無忌的,一言不合就敢闖官府入皇宮,這都不是平度白氏能夠與之比拟的。
因此我認為小說中的白玉堂與平度白氏隻是在名字上相同,角色的其它特點完全不相符,平度白氏也不是白玉堂的原型。而在《施公案》中出現的金镖黃天霸卻與白玉堂有高度相似之處,再加上《施公案》是與《三俠五義》同時期的小說,它們在故事中取同一原型的可能性很大。
《施公案》是清朝第一的公案小說,在題材上與《三俠五義》非常相近。《三俠五義》雖然被認為是武俠小說的鼻祖,但卻是作者石玉昆在明朝公案小說《包公案》的基礎上再創作的作品。所以《三俠五義》最早叫做《龍圖公案》或《龍圖耳錄》,後來發行時才更名為《忠烈俠義傳》或《三俠五義》。
這兩部小說都是流行于清朝嘉慶年間的小說,先以唱詞和評書的方式進行流傳,後來才做為小說出版發行。《施公案》第一次出版是在嘉慶末年,《三俠五義》則是在光緒五年定稿發行。兩部小說有如此多類似的特點,說明這種文化藝術形式在當時廣泛受到了民間百姓的追捧。而以《三俠五義》中作者石玉昆常用明清兩代的事件作為故事原型的寫作習慣看,這也是當時小說家們的常見手法。因此在兩部小說選用同一個曆史原型是很可能的,比如江南大俠甘鳳池就在多部小說中被用作曆史原型進行角色塑造。
《施公案》中的黃天霸在各方面與《三俠五義》中的白玉堂有着高度雷同的特點,尤其是在人物出身和行事風格方面。黃天霸和白玉堂都是綠林出生的少年英雄,都有着幾個生死之交和結義兄弟。他們為人灑脫不羁,快意恩仇,卻又是桀骜不馴的性格。雖是個出身江湖的草莽,縱橫傲嘯于天地之間,卻不是個隻知一意複仇,偏執嗜殺之輩,而是以萬民為念。如此兩個高度相似的角色,又在同一類小說,同一個時代出現,恐怕不會是巧合,而是在相近時代有着曆史原型。兩位小說的作者隻是以這個曆史原型,創造了不同的角色而已。
小說中的黃天霸是,江湖四霸天之一的"南霸天"黃三太之子。由于黃三太與賀兆雄、武萬年、濮大勇結義合稱"四霸天",所以黃天霸便于他們的兒子賀天保、武天虬、濮天雕結義,合成"小四霸天"。結義兄弟中,黃天霸年齡最小,而本事最大,擅打家傳金镖,是江湖上又名的少年英雄。這個人設與陷空島結義的白玉堂高度相似,就連白玉堂最厲害的喂毒袖箭也能與黃天霸的金镖對應。而《施公案》小說中黃天霸為了替江湖朋友出頭,刺殺施世倫的故事情節也能與《三俠五義》中白玉堂入東京汴梁城潛入開封符相對應。
除此之外,兩個角色的後續也有很大的雷同。白玉堂在五鼠鬧東京後被勸說加入了開封府,被宋仁宗封為三品帶刀侍衛,負責幫助包拯辦案。黃天霸也在與施世倫的多種交鋒中被其折服,加入了對方施世倫,受到康熙皇帝的賜官和封賞。而且黃天霸在故事中同時承擔了《三俠五義》中展昭和白玉堂的角色,是小說武力擔當的第一人。從上述的這些雷同和相似點上可以看出,白玉堂和黃天霸的角色應該源于同一個原型,兩為作者進行了不同的創造。石玉昆以宋朝和包公案為背景創造了白玉堂,而《施公案》則以康熙年間的施世綸故事創作了黃天霸。
從兩個名字的雷同情況看,與白玉堂同名的平度白氏實際上與故事角色相差極大,而與黃天霸同名的禦前侍衛卻是與小說角色高度相似。曆史上的黃天霸是真有其人的,是康熙的禦前侍衛,在加入朝廷之前是江湖草莽。後來加入朝廷效忠滿清,立下各種功勳,被康熙皇帝禦賜黃馬褂,官居正二品,并加入八旗成為旗人。雍正即為後,他被調任清東陵馬蘭關總兵,後代世代為護陵人。他的後代中也出了多名滿清正二品的高官,算是得到了榮華富貴。一個草莽英雄能夠闖出如此的家業,在當時也算傳奇人物了,被寫入小說并不奇怪。
《三俠五義》的小說中有不少取材于明清兩朝的故事原型,如展昭的原型是江南大俠甘鳳池,采花賊花沖的原型是明朝淫賊桑沖,丁兆蘭和丁兆蕙兄弟的原型是乾隆時名将兆惠與海蘭察,連狸貓換太子都取材于明憲宗朱見深與萬貞兒的故事。作者石玉昆去黃天霸的故事,再創作出白玉堂這個角色,并不顯得意外。雖然曆史沒有詳細記錄,但黃天霸以草莽英雄的出身,受到兩部小說作者的青睐,可見其在康熙年間的名氣。就連清末的公案小說《彭公案》也延續了這個套路,隻是将黃天霸換成了其父黃三太,可見這也算是民間出來的英才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