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的思想内涵?民惟邦本 本固邦甯朱廣志,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民惟邦本的思想内涵?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民惟邦本 本固邦甯
朱廣志
“民惟邦本,本固邦甯”出自《尚書·五子之歌》,原文: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甯。意思是,人民可以親近,而不可輕視;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國家就安甯。
《五子之歌》中的“五子”是夏啟的五個兒子。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夏啟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開啟了夏王朝,從此中國就進入了“家天下”的時代。夏啟死後,繼承王位的是太康,太康無道,隻圖安樂享受,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打獵百日不歸,喪德失民,招緻百姓反感,被後羿侵占了國都。夏啟的五個兒子和母親被趕到洛河邊,兄弟幾個人回想起大禹的教導,于是唱了這首《五子之歌》。換言之,“民惟邦本,本固邦甯”的思想淵源最早可以上溯到大禹,是大禹對後世子孫的諄諄教誨。
“民惟邦本”的觀念一經提出,就受到了開明的政治家、思想家的重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在客觀上反映了這樣兩個基本事實:一是人是一切物質與精神财富的源泉,沒有了人,一切就都是無本之木與無源之水;二是國家興滅、君主變易實在是司空見慣,唯有人民長在。無民則無國,無民則無君。所有這些,無不提示着百姓的重要,故自從大禹之後,“民為邦本”思想就成為後世開明政治家、思想家的共同信條。
《左傳·襄公十四年》告誡統治者要“養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如地”,強調一切應當為人民着想,如同父母之于子女,仁愛為懷,竭忠盡智,以此推進國家的長治久安。《禮記·缁衣》載,“子曰: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本。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強調了以民為本的重要性。老子以“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教導統治者要以人民為重。管子将政治的興廢與民心結合,認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荀子則提出:“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這就把君主與百姓的主客關系講清楚了。孟子則直截了當地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有了百姓,才會建立國家,有了國家才有君,隻有百姓安居樂業才有國家的太平、強盛。
唐太宗作為一代明君,經常對大臣們講“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的道理,他的一段名言在中國可謂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意思是:“水既能夠托起舟船,也能夠傾覆舟船。身為君王,首要的事情就是保全百姓。如果損害百姓來奉養自身,就像割自己腿上的肉來滿足口腹之欲,肚子飽了,命也就沒了。”
西漢政治思想家賈誼提出了“夫民者,萬世之本也”的觀點,他說“故夫民者,至賤而不可簡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于今,與民為仇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史記·郦生陸賈列傳》指出:“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唐代柳宗元在“民為本”思想的基礎上提出“吏為民役”的觀點,當官者是人民的仆役,是要為人民辦事的。宋代理學家二程(程頤、程颢)主張“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宋代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說:“蓋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輕重如此。”道盡了民本思想這一中國政治思想的主流精神,深刻說明了中華政治文明對于執政合法性的終極判準。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颠撲不破的曆史真理。在中國曆史上,真正将民本從理想變為現實的政治力量,是中國共産黨,從成立之日起便把“人民”二字深深印在自己的旗幟上,寫在自己的執政宗旨中。中國共産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曆史證明,百年黨史就是一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的奮進史,就是一部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奮鬥史,更是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團結史。這也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為什麼願意聽黨話、跟黨走的核心密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