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特大暴雨災害保險理賠?7月20日晚間,“千年一遇”鄭州極端暴雨迅速占據了人們的視野,看着街頭随意漂流的汽車,『慧保天下』知道,這注定又是很多保險人的不眠夜,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鄭州特大暴雨災害保險理賠?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7月20日晚間,“千年一遇”鄭州極端暴雨迅速占據了人們的視野,看着街頭随意漂流的汽車,『慧保天下』知道,這注定又是很多保險人的不眠夜。
01
保險業在災害現場:财險公司報案超5萬件,僅中國平安預估賠付金額就已超6億元
災情發生後,保險業聞“汛”而動。
河南銀保監局發布《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防汛救災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強安全管理和金融服務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銀行保險機構要持續繃緊安全防護這根弦,有力有序調度資源,确保基本金融服務暢通。
“各險機構要按照特事特辦、急事先辦的原則,集中調配查勘資源,建立理賠綠色通道、簡化理賠流程、提高理賠效率,做到快受理、快查勘、快理賠,特别是涉及人員傷亡的,要通過減少醫院限制、直賠、一站式結算等方式提高理賠時效。”
幾乎同一時間,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太平、大地保險、陽光保險、泰康保險、大家保險等諸多保險機構也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并開展相關排查,推出24小時快速受理報案、開啟綠色理賠通道、取消定點醫院限制等措施。
在朋友圈,『慧保天下』看到河南當地一家保險機構員工的消息,稱公司所有領導均24小時在崗,嚴陣以待,随時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鄭州災害夜,也是諸多保險人的不眠夜。
『慧保天下』粗略統計了受此次自然災害事件影響更大的财險公司的接報案以及預估賠付情況。截至7月21日21時,僅納入統計的幾家保險公司就已經接到相關報案53990件。其中,人保财險14718件、國壽财險7413件、平安産險20471件、太保産險4163件、大地保險1849件、陽光财險3189件、中華财險1244件、太平财險756件、大家财險187件。
針對其中部分案件,保險公司已經進行了快速理賠,部分公司也初步對理賠金額進行了預估,其中,僅中國平安一家,預估賠付金額就已經高達6億元。
截止7月20日21點,人保财險河南分公司單日接報案14718件,其中車險報案13584件,非車報案1134件。
截至7月21日9時,國壽财險河南分公司已受理車險報案7413件,非車險(不含農險)報案111件。
截至7月21日12時,平安産險共接到災情相關報案20697筆,其中車險報案20471件,财産險193筆,意外險18筆,農險報案15筆,現已快速結案411筆。
截至7月21日上午8時30分,太保産險共接到災害報案4163件,其中車險接到報案4083件,非車險接到報案80件。
截至7 月 20 日8時,太平财險河南分公司共接車輛涉水報案756件,财産險報案3件,其中鄭州市報案623件,理賠金額預計逾600萬元。
截至7月21日上午10點,陽光财險河南分公司共接到相關報案3189件,其中車險報案3161件,非車報案28起。
截至7月21日6時,中華财險累計接報案1244件,其中車險1223件、非車險14件、農險7件,預計損失3000萬元。
截止2021年7月21日上午,大家财險共接到相關報案187件,其中車險報案184件,企業财産險報案1件,責任險報案1件,貨運險報案1件。
截至20日22點10分,中國大地保險鄭州地區已受理報案787件,案發量仍處于極速增加過程。
截至7月21日12時,大地财險共接到相關報案1849件。
由于各種原因,保險業常常被妖魔化,然而,此時此刻,沒有人會否認保險的意義。
02
屋漏偏逢連夜雨,保險業的高光時刻,也是危情時刻
災害發生後,幾乎所有保險公司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放寬理賠條件,雖然,這意味着更高的賠付,但長期以來,這已經成為了保險業的一種本能。
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後,保險業開展通融賠付,對投保了涉水險的車主在發動機進水後二次點火造成的損失,隻要沒有明确證據證明是人為的故意損壞發動機,保險公司都要予以賠償。當年,北京保險業為暴雨整體賠付11.3億元,僅車險一項,賠付金額就達到了3.8億元。
近10年過去,人們的保險保障水平普遍更高,同時,相較北京721特大暴雨,此次鄭州千年一遇的大暴雨帶來的損失注定會更大。
作為一個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城市,在此次的極端天氣中,絕大部分汽車都無法幸免(熱知識,在原來的車險條款中,涉水險是可選項,而在車險綜改之後的新條款中,涉水險已經成為必選項),再加上地鐵、醫療設施、企财險、農險、人傷等,有專業人士粗略估算,此次災難中,保險業的整體賠付或将創曆史新高,達到50億元左右。
這是什麼概念?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保險業的賠付合計不過18億元。
城區肆意漂流的汽車、危機重重的地鐵,最終,保險公司都将成為重要的買單方之一。
然而,這無疑将會給2021年的河南保險業,尤其是财險業帶來沉重一擊。
河南是保費大省,2020年,其以原保險保費收入2506億元在全國排名第4,其中人身險業原保費收入1935.44億元,财産險業保費收入570.56億元。
2021年前5月,受累于車險綜改、人身險企轉型等因素,河南地區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保費收入1386.96億元,同比增速僅6.82%,其中,财産險保費收入274.7億元,同比增速13.84%;人身險保費收入1112.26億元,同比增速5.22%。
在保費增長承壓的同時,其賠付情況不容樂觀。2021年前5月,河南地區已賠付支出322.29億元,同比增長24.83%;其中,财産險賠付支出142.99億元,同比增長32.27%;人身險賠付支出179.4億元,同比增長19.53%,均遠遠高于同期保費增速。
以河南省的财産險業務為例,2021年一季度末,其綜合賠付率就已經達到了71.63%,綜合費用率也達到了29.27%,綜合成本率達到100.90%。這意味着在一季度,河南省的财産險業實際上就已經出現了承保虧損的狀況。此番千年一遇極端暴雨過後,當地财産險的綜合賠付率勢必飙升。
目前,隻有中國平安公布了預估賠付金額,高達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平安産險2020年的車險承保利潤也不過32.69億元。
03
賠付彰顯行業價值,但承壓前行的保險業需要更科學的災害預警保障機制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極端暴雨過後,高企的賠付着實會令保險公司本就承壓的業績雪上加霜,但保險業的價值也将在一件件的賠案中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風險保障功能是保險業區别于其他金融服務業的最大的特征所在。
當然,對于商業保險公司來說,長期虧本的買賣注定不會長久,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現象逐漸增加的情況,保險公司更重要的,是尋求建立更加科學有效的災害預警保障機制,借助制度手段、技術手段、金融手段等,将各類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降至更低水平,通過将保險公司工作重心從銷售、賠付真正的轉向防災減災,從根本上提高經營效能,并進一步拓寬保險業自身的内涵和外延。
不能否認的一個現實是,盡管近年來國内保險業在各類自然災害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但相較于國家發達國家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報道稱,2014年時,國際上的巨災保險賠款比例一般占到災害損失的30%—40%,但當時國内保險賠款占比不足1%。發展到2019年,國内這一情況顯著改善,達到10%,但相較國外,仍存在巨大差距。
在車險綜改後,車險承壓、非車險也快速發展成為紅海市場的情況下,保險公司更迫切需要破除舊有經營觀念,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尋找新的增量市場,而防災減災恰恰是适合的方向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