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
智齒,醫生口中的第三磨牙,患者口中的立事牙,是口腔中最後萌出的牙齒,也是最容易阻生的牙齒。那麼,智齒為什麼容易阻生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萌出位置的缺乏,也就是說颌骨缺乏足夠的間隙以容納全部恒牙。我們的祖先——猿人颌骨寬且長,從切牙到磨牙,都可以整齊地排列在颌骨上。而現代人呢?由于食物越來越精細,颌骨逐漸退化,變短、變窄。按萌出順序從切牙到第二磨牙,全部萌出後常常已經将整個颌骨體部占據,以至于18-24歲才開始萌出的智齒無處生長,隻好部分甚至全部被牙龈甚至骨組織所包埋。簡言之,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牙齒數目的退化沒有跟上颌骨骨量退化的速度,結果就造成了現代人常常出現智齒的阻生。
阻生的智齒不但本身無法建立正常的咬合關系而行使功能,還常嚴重危害口颌健康,如可引起局部感染、鄰牙損害、颞下颌關節紊亂病,并成為牙源性囊腫及腫瘤的潛在病源,故建議盡早拔除。智齒拔除并不可惜,但是如果因為舍不得拔掉智齒,而把智齒前面的牙弄壞了,那就可惜了。
不過說起拔牙,很多人都難免會覺得恐懼,除了害怕拔牙過程中的疼痛,更多的是害怕術後的種種反應,如局部疼痛、面部腫脹、開口困難、低燒、出血等症狀。但這些通常都是正常的術後反應,隻要正确認識、處理得當,都可以很快恢複。其中,出血是牙拔除術最常見的并發症之一,應學會區分正常的滲血和真正意義的出血。拔牙後24-48小時内傷口少量滲血是正常的。因此,口水中帶有少量的血絲或稍帶血色都是正常現象。但往往少量的滲血與大量口水混到一起,常會被誤認為是出血。這裡給大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杯兩百毫升的水,滴入一小滴紅墨水,滿杯水都是紅的。同樣的道理,大量的口水裡面混入少量的血液,即會呈現出滿嘴是血的假象。患者應避免勿将正常的傷口滲血誤認為出血,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如果拔牙後,傷口滲血較多,可以嘗試下述方法進行自我護理:⑴雲南白藥止血法。将雲南白藥粉撒在無菌棉條上咬住止血。⑵茶葉袋止血法。将裝有綠茶的小茶葉袋,在開水中浸泡1分鐘,而後置于涼開水中冷卻,擠出多餘水分,咬在傷口處止血。其原理為綠茶中的鞣酸有止血作用。
而真正意義上的拔牙術後出血是指拔牙當日,取出壓迫棉卷後,牙槽窩出血不止,仍有活動性出血。常為局部因素或護理不當引起,少數為全身因素。為了預防拔牙後出血,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⑴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拔牙後需觀察1-2小時再離院;⑵拔牙術後咬棉卷止血時,應将棉卷要緊,盡量不要說話,也不要反複咀嚼棉卷;⑶24小時内,患者的口水必須咽下去,不能含在嘴裡更不能往外吐口水,越吐越容易出血;⑷禁止吸煙及使用吸管,以免負壓導緻拔牙窩内血凝塊脫落,引起拔牙術後出血;⑸拔牙術後24-48小時内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因血液循環增加或血凝塊脫落引發拔牙術後出血;⑹拔牙術後24小時内面部冰敷、吃冰淇淋或口内含冰塊,這既能減少出血,緩解不适,還能減輕疼痛和腫脹。如果口内出現較多鮮紅色血液或大量血凝塊,則應立即用清潔棉條或紗布放在傷口處咬住,返回醫院就診。
綜上所述,拔牙後出血并不可怕,正确的認識、恰當的自我護理、避免緊張和焦慮是預防拔牙後出血的關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