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失眠了,因為寶寶一直用40℃水溫沖泡奶粉,而權威機構建議用70℃,她想改過來,但奶奶不以為然,丈夫嗤之以鼻!
因為身體原因,張女士的寶寶自出生後就一直奶粉喂養,全家也一直嚴格按照奶粉罐上的要求來沖泡奶粉。
無意間,張女士在浏覽網頁時,竟發現一個讓她非常震驚的消息:
在2007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合編了《安全制備、貯存和操作嬰兒配方奶粉指導原則》中提到,從安全角度,建議用 70℃ 以上的水沖泡奶粉。
張女士瞬間不淡定了,寶寶快滿月了,一直都是用40℃的水溫沖泡奶粉,難道一直錯了,寶寶的身體會不會已經被傷害到了?
本來就因為不能母乳喂養而愧對孩子的張女士,這會兒更愧疚、更内疚了,責怪自己功課做得不夠,因為自己的這個疏忽,可能會導緻非常嚴重的後果。
也許因為生産後激素水平的變化,張女士一頭紮進負面情緒裡,久久不能出來。
她告訴婆婆,接下來不要再用40℃的水沖泡奶粉了,要用70℃的水。
婆婆不以為然,奶粉罐上寫得很清楚,用誰家的奶粉當然聽誰家的。
她又打電話告訴丈夫,讓丈夫糾正婆婆,但是丈夫也責怪她事太多,别人家的孩子泡奶粉的水溫都是用手毛估估的,哪像他們家都是用溫度計量的,已經夠小心了。
沒人搭理的趙女士,隻能自己一個人堅持,不讓任何人接手給孩子沖泡奶粉的活。
那麼,問題來了,當你給寶寶沖泡奶粉時:
如果你想知道,請繼續往下翻:
關于水溫選擇的建議目前,關于沖泡奶粉水溫選擇的建議主要有2個:
一是奶粉罐上的建議,不同的奶粉罐有不同的要求,最常見的是40℃,或者37℃,或者50℃。
二是在2007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合編了《安全制備、貯存和操作嬰兒配方奶粉指導原則》中提到,從安全角度,建議用 70℃ 以上的水沖泡奶粉。
為什麼建議70℃為什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用70℃的水溫來沖泡奶粉?
那是為了殺死一種叫做阪崎腸杆菌的細菌。
阪崎腸杆菌,能引起嚴重的新生兒腦膜炎、小腸結腸炎和菌血症,死亡率可高達 40%~80% 。
而新生兒(出生 28 天或以下)和不足 2 個月的嬰兒,尤其是早産、體重不足 2.5 公斤和免疫力較弱的嬰兒的感染風險最高。
因為阪崎腸杆菌的适宜生長溫度在 37℃~43℃ 之間,用 70℃ 的水沖調奶粉可以殺死奶粉中任何阪崎腸杆菌。
所以,出于安全考慮,世界性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才提出用70℃的開水來沖泡奶粉。
既然阪崎腸杆菌這麼厲害,那為什麼奶粉商還敢公然在奶粉罐上建議用室溫的水來沖泡奶粉呢?
一是因為各國對奶粉緻病菌的管控都是非常嚴格的,尤其對于阪崎腸杆菌,比如:
這樣的檢出率,對于廣大健康的足月兒來說,阪崎腸杆菌的感染發病率真的非常非常低。
另外一個,用室溫的水沖泡奶粉,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奶粉裡那些不耐熱的營養物質,比如益生菌、維生素 C 等。
而且,用室溫沖泡奶粉,即泡即喝,沒有晾涼這個步驟,對于那些性子急、本來就哭着要喝奶的寶寶,可以及時安撫。
媽媽們是不是開始糾結了:
因為阪崎腸杆菌主要的感染對象是2個月以内的寶寶、還有早産兒、以及抵抗力非常弱的寶寶,對于這些寶寶,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最好選擇70℃的水溫沖泡奶粉。
高溫雖然會讓部分營養有一定損失,但整體來說,占比較小,奶粉的主要營養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那些被破壞的益生菌、維生素C,相對于安全來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如果用70℃水溫沖泡奶粉,怕太燙,寶寶等不及會哭得很兇,我們可以這樣做:
比如我們沖泡奶粉需要用120ml的水。
我們可以準備2個奶瓶,把這個120ml水分成2個部分,比如一部分是90ml的70℃的開水,另一部分是30ml常溫水。
先用70℃的90ml的水沖泡奶粉,用來殺死可能存在奶粉中的細菌,再用剩下的30ml的常溫水來降溫。
比起水溫,寶寶從環境和器具中感染阪崎腸杆菌的幾率更高。
爸爸媽媽們更應該關注奶嘴、安撫奶嘴、奶瓶等日常接觸頻繁用具的清洗和消毒,并在沖泡奶粉前,用肥皂和水清洗雙手。
好了,友友們,你們學會了嗎?
我是小果,一個有着10年三甲醫院兒科從醫經曆的二寶媽媽,喜歡分享循證醫學幹貨,關注我,讓你不焦慮育兒。#健康真知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