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東風公司發展簡史

東風公司發展簡史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6 08:16:25

東風公司發展簡史(推動東風自主再發展)1

2019年9月27日,在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車輛工廠,随着一輛東風天龍KX緩緩駛下生産線,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公司)迎來了東風自主品牌第1800萬輛、東風商用車第600萬輛下線的特别時刻。做大做強自主,是時代的召喚,是曆史的重托。東風公司建設以來的50年,是自主事業從零起步走到大,又是從大到強的50年。從第一個基本車型兩噸半越野車到覆蓋軍車、商用車、乘用車全系産品,東風公司走過了半個世紀的造車曆程。如今,以1800萬輛為起點,開啟了新的飛躍。

鞏固優勢,夯實商用車發展之基

十堰,東風的發源地,镌刻着深深的自主印記。

50年前,在隆隆的開山炮聲中,第二汽車制造廠(東風公司的前身)在鄂西北大山深處的小鎮十堰破土動工,在建廠之初就立足自主的東風,從未停止過自主發展、自立自強的腳步。

早在創業初期,得益于“聚寶”式發展,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在二汽被大量采用,東風人先後攻克了工藝、設備、工序等一道道難關,1975年,自主開發的第一個車型EQ240建成投産。1978-1979年,EQ240、EQ140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因品質卓越被部隊官兵譽為“功臣車”、“英雄車”。進入新世紀,東風“猛士”橫空出世,成為新時期東風軍車的代表,彰顯了東風強大的自主研發實力。

建設50年來,東風公司累計生産軍車近40萬輛,為人民軍隊提供了數量最多、質量最優的軍車,為國防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如果說軍車成就了東風,那麼商用車事業的闊步發展,則推動了東風快速成長。

1978年,東風5噸民用車EQ140下線,成功實現“軍轉民”,成為東風民用車事業的第一座裡程碑。

進入八十年代,東風公司先後自主研發了系列改裝的大客車、自卸車、半挂車、垃圾車等60多個品種,實現“軍民并舉、長平并舉、汽柴并舉”的産品格局,成為當時國内産品最全、技術水平最高的汽車廠。

1982年,首批117輛東風五噸載重車、兩噸半越野車及其配件出口蘇丹,實現了東風公司對外創彙零的突破。1985年在國内第一個形成10萬輛能力,越來越多的東風卡車奔馳在中國的道路上,憑着過硬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東風卡車積累了可靠、皮實、多拉快跑的良好口碑。

為滿足載貨車向重型化發展需求,東風公司開始自主開發8噸重型載貨車。1990年,東風八平柴成功下線,代表了當時中國重卡開發的最高水平。1991年4月9日,第100萬輛東風車下線。東風人用不到16年的時間,創造了第一個百萬輛。

進入21世紀,東風商用車迎來了曆史性的新跨越。2004年,年産量首次突破20萬輛;2006年全新重卡東風天龍上市;2008年全新中卡東風天錦上市;2013年,與進口車競争的、國内首款應對高端市場的重卡平台商品東風天龍KX(天龍旗艦)上市;2019年,新一代中重卡東風天錦KR、東風天龍KL上市……

誕生于十堰的東風商用車,是東風自主事業發展的起點,是東風品牌的重要基石。五十年來,東風商用車拼搏進取,不辱使命,持續構築領先優勢,商品力和品牌力不斷增強,推動了東風邁向世界的步伐。

在大力推動中重卡業務發展的同時,上世紀80年代,根據當時中國汽車“缺重少輕無轎”的格局,東風走出十堰,在新的基地發展新的事業。于是,一座起點高、技術新、效益佳的輕型車廠出現在古城襄陽北部的油坊崗。随後東風小霸王、東風多利卡、東風凱普特等車型迅速成為國内輕卡市場的明星産品,産銷量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今年年初,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迎來第300萬輛輕型商用車下線,邁上了一個新的裡程碑。

與此同時,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的商用車業務、鄭州日産汽車有限公司的皮卡業務、東風特種商用車有限公司的東風華神快速發展,為東風公司商用車事業的騰飛提供了堅實支撐。

面向未來,東風公司商用車事業将繼續按照既定“航向”,進一步築牢“打造商用車領先新優勢”的基礎,守住優勢,擴大優勢,形成勝勢,助推東風公司順利實現“三個領先、一個率先”的奮鬥目标。

奮力趕超,集聚乘用車體系之力

沒有自主乘用車事業,就沒有東風的長遠未來。置身時代發展的風起雲湧,就能感受東風自主事業順時應勢、擊水行舟的膽識與魄力。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轎車開始進入家庭。為了實現用自己生産的轎車“替代進口”的夢想,東風人毅然向國家請戰上轎車項目。1992年5月18日,神龍轎車項目在武漢破土動工,一個現代化的轎車基地就此誕生。神龍轎車項目,開啟了東風乘用車事業。

随着中國加入WTO,國外車企紛至沓來,中國汽車品牌被推入真正的競争階段。

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東風自主品牌乘用車事業,寄托着幾代東風人的光榮與夢想,承載着國家、社會等多方面的厚重期待。從建設“永續發展的百年東風、面向世界的國際化東風、在開放中自主發展的東風”的戰略高度出發,2005年7月,東風自主乘用車事業以項目形式開始運作;2007年7月25日,東風乘用車事業部宣告成立,同年9月,新工廠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破土動工;2009年,東風發布自主乘用車風神品牌,随後首款車型東風風神S30正式下線,東風人的“自主轎車夢”得以實現。

十二年來,從第一款産品的問世,到H30、A60、AX3,再到明星車型AX7、E70、奕炫的陸續推出,東風風神實現了轎車、SUV并進,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的蛻變。

與此同時,東風自主乘用車品牌矩陣不斷擴大,自主乘用車事業全線推進:東風風行打造風行X、風行M、風行T三大産品系列,其“智能社交SUV”風行T5,開啟了東風風行3.0時代;東風風光在成立之初,便聚焦“MPV和SUV”戰略,其中東風風光580連續22個月銷量過萬,累計銷量突破40萬輛;背靠東風日産資源而生的東風啟辰,繼承合資公司的技術和産品體系,走出了屬于自己的發展路徑,為東風自主品牌乘用車事業增添了新的發展動能。

沒有自主,就沒有話語權;沒有自主,就沒有未來。堅定發展自主乘用車事業的信念,驅動着一代代東風人開疆拓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和決心,不斷增強自主乘用車核心能力,加速推進自主乘用車事業奮力趕超。

加速轉型,“五化”引領未來之路

存量競争的時代,行業淘汰賽開啟。唯變不變,向上突圍,東風自主轉型之路已然開啟。面對汽車産業發展大勢,2017年,東風創新性地提出“五化”,即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目前,東風公司輕量化技術路線不斷優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商品加速推出,共享化平台“東風出行”運行良好。

作為集中展示“五化”應用的窗口,東風公司技術中心科技創新周至今已連續舉辦4屆,緻力于打造成為東風創新發展的名片。

9月23日,在東風公司總部到技術中心全程14.1公裡的開放道路上,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乘坐L4級東風RoboTaxi自動駕駛汽車平穩自如地駛過,順利抵達科技創新周開幕式現場。

100多件新技術展品、40多位行業專家、20餘項技術發表、14場技術論壇,智能駕駛、電動化賽車、燃料電池車、低風阻樣車等動态體驗區……第四屆科技創新周上,聚焦“五化”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創新,擎動未來”的主題顯得分外應景。

開幕式上,竺延風為東風騰訊車聯網安全實驗室、東風汽車中國移動5G車聯網實驗室、東風公司聯合試驗室揭牌。騰訊、華為、中國移動等行業翹楚與東風公司合作成果的相繼落地,正推動東風自主品牌加速轉型,走向未來。

東風公司技術中心主任談民強在2019版“五化”技術規劃中指出,截至目前,東風公司技術中心以電動化、網聯化為突破口,全面提升“五化”技術能力,已實現50多項新技術的搭載和應用。

輕量化方面,輕質材料、結構優化和先進工藝等技術已全面應用;電動化方面,EV(電動汽車)和PHEV(混合動力汽車)一體化設計能力提升,“三電”技術升級也促進了整車續航、安全和可靠性提升;智能化方面,L2 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包含10餘項智能化功能,自動啟停、自适應巡航、智能領航輔助等配置同級車型領先;網聯化方面, WindLink持續疊代,打造了東風第一代智能座艙的人性化交互體驗;共享化方面,結合“車聯網”、“大數據”、“雲計算” 等新技術手段,推動了産品滿意度和競争力的提升。

在“五化”引領下,L4級自動駕駛汽車Sharing-VAN、東風RoboTaxi,以及明年即将量産的搭載L3級的風神奕炫等系列新品,開始駛向示範園區、開放道路和高速公路。

“在新領域,如新能源、智能網聯,我們跟行業先進是并駕齊驅的,并且我們都在做自主的東西,放在行業裡面都是領先的。”談民強說。

2019年9月23日,東風公司技術中心又傳來喜訊——總投資3.2億元,建築面積1.65萬平方米,包括底盤、電器、材料、車身4大專業大型試驗室的技術中心聯合試驗樓已經竣工,為構建具有國際水平的汽車研發機構奠定基礎。

作為汽車行業排頭兵和“國家隊”,在一代代東風人的共同奮鬥下,東風始終把發展自主品牌作為重大使命,堅持不懈走自主創新之路,自主發展取得了累累碩果。1800萬輛自主品牌的背後,彰顯了東風義不容辭的擔當,凝結着東風人的辛勤汗水和智慧,更體現了千千萬萬用戶的信任和期望。

“1800萬輛,既是東風發展史上的一座裡程碑,更是面向未來的一個新起點。五十年來,薪火相傳的馬燈精神,激勵着東風人勵精圖治,堅毅奮進,譜寫了壯麗的曆史篇章。東風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如既往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用戶,為建設汽車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東風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紹燭說。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生來自主的東風,以50年為新的起點,以1800萬輛自主品牌汽車為新的裡程碑,朝着世界一流企業的夢想鳴笛起航,再啟新程。

責任編輯:于建平 主編:趙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