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明十三陵,目前開放的景區一共有五個:神道、長陵、定陵、昭陵,和新開放的康陵。神道的碑亭和石像生、長陵的金絲楠木大殿、定陵27米地底下的地宮、昭陵中的“啞巴院”,都是各個陵墓中最值得觀看的部分。尤其是長陵的金絲楠木大殿,千萬别錯過!
01 神道
神道,又名神路、十三陵神道、長陵神道,是長陵的前導部分,總長約7.3公裡。
進入神道的南門,正對的就是碑亭,金頂紅牆,黃色的琉璃瓦映襯着湛藍的天空,莊重肅穆,卻又和諧自然,真的很美,百看不厭。
碑亭中是“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這幾個紅字刻在碑身上方,周圍是6條盤旋的蛟龍。正面是明仁宗朱高熾親自撰寫的碑文。
石碑下方是一隻昂首遠眺的赑屃,雕刻細膩精緻。
碑亭以北有18對石像生,12對石獸,6對石人,栩栩如生。
碑亭和石像生是神道的重點部分,可以好好欣賞一下古代皇帝陵墓的氣派和規格。
02 長陵
長陵是明十三陵的首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後徐氏的合葬墓。
長陵是十三陵建造時間最早、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陵墓。
雪中長陵的陵恩殿,在天地一片迷蒙之中,金頂紅牆格外靓麗,不亞于故宮的一些大殿。我們也是特地趕在下雪的時候,來拍雪中長陵的。
長陵的陵恩殿,是長陵最值得欣賞的地方。陵恩殿内金磚鋪地,所有木構件都是金絲楠木制成,包括大殿内幾十根碩大的金絲楠木柱子,舉世罕見。
03 定陵
定陵是萬曆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位皇後的合葬墓,是明十三陵唯一開放地宮的陵墓,地宮也是定陵遊覽中最主要的部分。
地宮深27米,全部由石塊砌成。最裡面是帝後的棺椁。可惜,定陵當時發掘後被破壞得很嚴重,原來的棺椁都是整塊的金絲楠木制成,已經被破壞,現在的棺椁是仿造原來的棺椁制成的。
地宮内還有有帝後寶座。
非常佩服古代的建築技術!整座地宮在27米深的地底,但通風非常良好,比我們現在的新風系統還要好,在通道内和通道入口處還可以感覺到陣陣涼風拂面,但整座地宮卻看不到明顯的通風口。太牛了!
04 昭陵
昭陵是穆宗朱載坖和三位皇後的合葬墓。朱載坖病故後,萬曆帝用睿祖的玄宮改建為昭陵,并把穆宗一帝三後合葬于此。但後來昭陵遭到多次損毀。最近的一次修複在前兩年,修複後的昭陵煥然一新。
昭陵最早形成完備的“啞巴院”,與之前的明代陵墓不同。昭陵的寶城内的封土填得幾乎與寶城牆等高,正中築有土木冢,封土前有弧形磚牆攔擋,并與方城兩側的寶城牆内部相接,形成了一個封閉的月牙形院落,俗稱“啞巴院”。
昭陵和長陵、定陵比起來,并不大,很快就可以轉完。
昭陵内除了碑亭、陵恩殿之外,還有一個“海瑞生平事迹展”,裡面有很多海瑞的生平和事迹,很值得一看。
05 康陵康陵是今年五一前剛剛開放的陵墓,現在隻賣套票,就是門票 講解 春餅宴,價格比較貴,性價比較低,我還沒有去過。
06 自駕路線自駕可以走京新高速或者京藏高速,從沙河收費站或者清河收費站上高速,從“十三陵收費站”下高速,再按導航走即可到達。
北京的明十三陵一共有十三座皇帝陵墓,大部分還處于未開放的狀态,長陵的金絲楠木大殿和定陵的地宮,是最值得觀看的。希望我們大中華這些悠久的曆史文化遺産,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科普,能讓世人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曆史和文化。
本文圖文皆為原創,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
我是放飛九月,20萬公裡自駕遊經驗,喜歡攝影、航拍、美食、美景,歡迎關注我,世界這麼大,一起去看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