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中,除了人類所居住的地球,最令人們有好感的應當是火星了。因為,即使到了現在,仍然有人堅信火星或許會是人類在太陽系中的第二個家園。
其原因便是火星與地球有許多的相似之處。
火星
早在古代,火星就已經被人類所觀測到。那時,歐洲将其成為“馬爾斯”,而中國則稱其為“熒惑星”。兩個地方的文明,在對于火星的定義之上不謀而合,都将其視作一顆代表“戰争”的星球。
随着人類社會的發展,火星神秘的面紗也逐漸被揭開。
正如的它的名字一般,火星的地表被赤鐵礦所覆蓋,因此其外表不同于地球的淡藍色,而是橘紅色。雖然兩顆行星表現出來的外在特征不一緻,但在很多方面,這兩顆星球都有相似之處。
地球是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火星則是第四,這就表示火星表面不會有極高溫的存在,也不會因為距離太陽過遠而光照不足。
除此之外,火星上也有四季,即将诶變化也讓人們在它的身上看到了未來。
另外,随着人類對火星的研究,科學家們還在火星上發現了水存在的痕迹。在火星上,不僅有河流三角洲的遺迹,還有幹涸的湖泊,甚至在2014年,科學家們還發現火星内部存在龐大的水資源。
不僅如此,科學家們還對火星隕石樣本進行檢測,他們表示火星甲烷濃度高的地方可能有微生物的存在。早在曾經,美國科學家便認為火星是一顆宜居星球,如今可能存在生命這一推測,使得人們對火星抱着殷切期盼。
移居火星,改變人類的命運,似乎都有了希望。那麼,如果宇航員要登上火星,需要多長時間呢?
登上火星所面對的挑戰
宇航員登上火星,并非一句話就能辦到的事情。
1969年,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兩人登上月球,為人類書寫了踏足太空的第一步。五十多年來,整個世界登上月球的人已經有十多個。
似乎踏足太空其他地方已經不再上天方夜譚。但如果将目的地改為火星的話,人類的登陸難度将會成倍提升。
目前來說,人類對太空的研究中,進步最明顯的便是月球。這是因為相較于其他星體,月球與地球的距離較近,平均距離約為三十八萬公裡。
與海王星等天體相比,火星的确離地球很近,但是這種“近”也意味着它們之間有平均兩億多公裡的距離。
人類向月球發射航天器,可能隻需要幾天的時間,但是要前往火星,時間便要被拉長幾百倍。
而且,地球與火星的距離還不能單純地以這種方式計算。
不同于月球繞着地球轉動,火星與地球一樣都是繞着太陽公轉。如果以地球公轉一周的單位進行計算的話,火星繞太陽一周需要1.88年。這便意味着兩者同時公轉,由于速度不一緻使得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在變化,兩者之間最近的距離為五千多萬公裡,而最遠距離卻能達到四億公裡。
因此,若是從節省燃料的角度來考量,盡量保證發射飛行飛行器的時候能夠将距離限制在最近距離的區間,就需要面臨錯過這一次便要等兩年的命運。
即使地球與火星距離最近的時候一切都準備妥當,也得計算火星的公轉速度。否則,在漫長的時日中飛行器終于完成漫長的旅途,卻發現自己落地的時候火星已經人去球空。
同時,因着距離的難度也向我們披露了另外兩個的難題:宇航員與食物。
根據之前探測器前往火星的時長來看,一次單向旅途需要兩百多天的時間。當宇航員前往火星,便意味着飛行器必須為往返票。也即就算飛行器能夠以最近的距離前往火星,需要宇航員在太空之中堅持四百多天才行。
宇航員于每一個熱衷于太空事業的國家而言,都是珍貴而稀少,真正能夠經受住一切篩選邁向太空的人少之又少。
而人類曆史上,在太空駐足中留下最長時間記錄的是蘇聯宇航員,他在太空中待了311天。四百多天,可以說又是人類身體所能承受的另一個極限。
不僅如此,宇航員的食物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目前來說,飛行器前往太空的宇航員配置基本為三名,他們每天所需要差不多三千克的食物,若是按照往返的四百天來算,則需要十二噸的航天食物。
飛行器的航天倉空間本就不大,十二噸的食物該如何安置又是另一個大的難題。
除此之外,燃料又是另一個大問題。正如食物一般,往返的燃料要如何攜帶與儲存,也是宇航員探索火星的另一個難題。
除此之外,最大的困擾應當是經費問題。
在世界各國對火星的探索之中,近三分之二的事業都以失敗告終。據統計,僅是将物體從地球送往火星每千克所花費的金額便高達三萬美元。更何況培養素質極高的宇航員、準備充足的燃料以及食物呢?
如果将這些考慮在内,航天器也必須經過改造,這些開銷無疑又是一筆天文數字。所以,短期内人類要想拜訪火星,其難度接近于不可能。
尾聲
除了上述困難之外,抵達火星的宇航員與飛行器也要面臨諸多挑戰。二氧化碳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的火星表面,時不時發生的風暴以及之由于大氣稀薄不得不承受的高強度太陽輻射,這些都是需要實際考慮的問題。
因此,人類或許會在短時間内對火星有更多更全面的認知,但宇航員登陸火星所花費的時間,目前來說還很漫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