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了近800萬年,作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中國獨有的物種之一,目前全世界僅存大約1600隻左右,因為生育率低,加上對生活環境的要求相當高,導緻它一直貼着“瀕危動物”的标簽,從而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
大熊貓天性敏感,本性溫和。即便是野生大熊貓,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會主動回避與人類的接觸,倘若當領地受到威脅的時候,大熊貓也不會放棄奮力反抗的本能。
雖然大熊貓給人們展示出來的形象都是“竹子收割機”,每天花12-16小時,吃掉10-18千克的竹葉和竹稈,或者30-38千克的新鮮竹筍。然而這麼一個乍看“食素”的家夥,實際上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食肉者”。例如在它的栖息地内分布着一種害鼠,名叫竹鼠,就是大熊貓最喜歡的“葷菜”之一。
對此,有網友說:大熊貓“天使”一般的外貌背後,其實暗藏着一顆“騷動”的心。
相信看過四川卧龍大熊貓和陝西秦嶺大熊貓的網友,就會發現一個較為明顯的差異,明明都是大熊貓,偏偏四川大熊貓看起來更為高冷,陝西大熊貓看起來更為親和。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它們的鼻子上,四川大熊貓的鼻子長得更像熊,陝西大熊貓的鼻子長得更像貓。
雖然四川和陝西兩地的大熊貓都是屬于熊科的一種哺乳動物,都有着短尾巴,而且眼睛周圍、耳朵、前後肢和肩部是黑色,其餘都是白色的統一“服飾”。
可為什麼偏偏它們的鼻子會出現差異?有人說:大熊貓在陝西的栖息地和在四川的栖息地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雖然它們有着共同的飲食習慣、喜好,但顯然陝西境内的竹子分布及種類遠不及四川多。所以它們的鼻子出現差異化,可能跟它們飲食有着很大的關聯。
當然了,這也僅僅是一種猜疑,事實究竟如何,還得由動物學家們給出專業回複。無論如何,大熊貓也和人一樣,長相會不盡相同,隻是一般的人看不出而已。正如西方人看中國人,他們就分不清,在他們眼裡,中國人好像都是一樣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