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11代酷睿Tiger Lake H45平台的量産,筆記本市場終于迎來了“王對王”的格局。
對追求“生産力”的用戶而言,八核處理器自是必選,所以我們有必要對比一下市售八核心酷睿和銳龍處理器的理論性能排行。
目前市售八核移動處理器CineBench R20測試排行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對比筆記本處理器的理論性能很難兼顧公平,因為不同處理器的功耗牆阈值設定和散熱模塊設計都存在差異,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處理器的實際性能發揮。所以,本文的排行僅供參考。
簡單來說,筆記本處理器單核性能的強弱主要看CPU微架構,相同微架構的處理器之間很難在單核性能上拉開差距。
比如銳龍7 4800U和銳龍7 4800H的測試功耗相差2.6倍,但銳龍7 4800U的單核成績反而略高一點,銳龍7 5800U的單核性能更可秒殺銳龍7 4800H,這就是Zen 3微架構相對Zen 2的先天優勢。
就多核性能而言,則更加看重處理器滿載運行時的功耗高低。還是以銳龍處理器為例,圖中的銳龍7 4800H雖然架構落後,但由于其能以65W性能釋放,依舊大幅領先同樣8核心16線程且采用更新架構的銳龍7 5800U。
散熱設計和功耗牆溫度牆的設定,決定一顆處理器實際的性能輸出上限
總的來說,第11代酷睿H45和AMD銳龍5000在TDP相近時理論性能難分高下,落實到産品選購時,就需要我們格外關注筆記本實際性能釋放和散熱設計方面的差異了。 此外,對遊戲本而言,顯卡的選購權重要大于處理器,比如酷睿i5 RTX 3060比酷睿i7 RTX 3050 Ti更值得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