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杜甫秋興八首全篇

杜甫秋興八首全篇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8 12:33:00

本文乃“盍雅唱說娛樂”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

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商急暮礎。

杜甫秋興八首全篇(杜甫思鄉佳作秋興八首)1

①秋興:因秋景而興發感懷。②玉露:白露,實指秋霜。《詩經·秦風·蒹葭》:“幕葭蒼蒼,白露為霜。”凋傷:指樹木受霜打而凋落。③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縣東。又稱巫峽。蕭森:蕭瑟陰森。④江間:指巫峽之中。兼:連接。⑤塞:關隘險要之處。風雲:指自然景象,也寓有戰争風雲之意。⑥叢菊:叢生的菊花。⑦系:拴縛。故園:指樊川。③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砧:搗衣石。

杜甫秋興八首全篇(杜甫思鄉佳作秋興八首)2

《秋興八首》是杜甫在代宗大曆元年(766)秋天,旅居菱州時所作。這八首是一組七言律詩。這裡所選的是其中第一首。杜甫從759年開始過飄泊生活,到現在已有7年之久。在這7年中,國家形勢并未根本好轉,世事多艱,戰亂不已。當此之際,詩人觸景生情,于是寫下這組思鄉念國的精心佳作。

杜甫秋興八首全篇(杜甫思鄉佳作秋興八首)3

這首詩一開始便點出深秋季節和巫山巫峽。“玉露調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首聯,前句描寫了巫山楓樹經霜凋落的景象,次句渲染了巫峽的深秋蕭瑟氣氛。這景象和氣氛,既寫出深秋的冷落荒涼;又反映出詩人的寂寞凄楚心情。颔聯“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進一步描繪巫峽波浪洶湧滔天,巫山風雲連接地上的陰森寒氣。天上地下一片陰晦昏暗景象。前四句寫景,景中寓情,它既象征國家局勢的動亂,也反映出詩人憂國傷時的不安心情。

杜甫秋興八首全篇(杜甫思鄉佳作秋興八首)4

詩的後四句抒情,景在情中。頸聯“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承上而來,由菊花兩次開放,孤舟一系,抒發飄泊異鄉、難歸故園的悲涼心情。“叢菊兩開”指詩人自永泰元年(765)元月離開成都,秋天滞居在雲安。第二年到達夔州,經過兩個秋季。這裡以菊開代指季節。“他日淚”即往日淚。因異鄉飄泊,思鄉流淚不止一次。

杜甫秋興八首全篇(杜甫思鄉佳作秋興八首)5

“孤舟一系”是說這次乘船滞留菱州,把還鄉的心給留住了。語言形象而含蓄,寫不盡思鄉之情。尾聯“塞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深秋到來,到處人家在趕制冬服,傍晚站在白帝城頭可以聽到遠處傳來的搗衣聲。尾聯,仍緊扣秋意,通過“催刀尺”和“急暮砧”寄寓詩人身在異鄉之感。這兩句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杜甫秋興八首全篇(杜甫思鄉佳作秋興八首)6

這首詩,通過對巫山、巫峽蕭瑟的秋景和對江間、塞上波浪滔天,風雲接地的環境描寫,抒發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悲涼之感和思念故鄉的真摯之情。從寫作方面來看,此詩突出的特點是意境的創造。“玉露”兩句從橫處着筆,描寫了巫山巫峽深秋的壯闊景象。

“江間”兩句從縱處落墨,把“江間”和“塞上”、天上和地下連成一片,縱橫交錯,創造出雄偉壯闊的意境。其次是格律精工。《秋興八首》是杜甫晚年的嘔心瀝血之作。格律精妙,聲韻細密。此詩為組詩之首,尤具此特色。如中間兩聯,對仗工穩,平仄入律,聲調和諧,語言壯麗。由此更見杜甫晚年“詩律細”的特點。

參考資料

《秋興八首》(其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