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總銷量奪冠?點藍字關注,不迷路~繼新能源車單月銷量突破20萬大關之後,比亞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比亞迪總銷量奪冠?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點藍字關注,不迷路~
繼新能源車單月銷量突破20萬大關之後,比亞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10月17日,比亞迪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91億元至95億元,同比大漲2.7倍以上。表現更出色的是扣非淨利潤,前三季度預計達到81億元至88億元,同比大增8倍以上,意味着比亞迪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據記者梳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今年1到9月累計銷量(即交付量)已達118萬輛,超過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共交付的90.86萬輛,坐穩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球銷冠”。
這說明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車企,已經走出了“中國速度”。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1-9月,國内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别達到471.7萬輛和456.7萬輛,同比分别增長1.2倍和1.1倍。
放棄燃油車,比亞迪銷量“逆襲”
今年,對比亞迪來說意義非凡。不僅其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特斯拉,也是它停産燃油車的第一年。
2022年4月3日,比亞迪發公告稱:根據公司戰略發展需要,比亞迪汽車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
事實上,近兩年比亞迪燃油車銷量占比的大幅下滑,已經為公司停産燃油車埋下了伏筆。據比亞迪産銷快報,2020年比亞迪燃油車銷量高達23.73萬輛,占比亞迪汽車總銷量的比例為55.57%。而到了2021年,公司燃油車銷量隻剩下13.63萬輛,占總銷量的比例下滑到18.42%。
停産燃油車之後,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全力沖刺。2022年9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20萬輛,刷新了國産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單月銷量紀錄。而整個第三季度,比亞迪新能源車總銷量54萬輛,比特斯拉多了近20萬輛。
三季度出色的表現,也讓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銷量上擴大了對特斯拉的領先,坐穩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球銷冠”。
而在2020年,特斯拉的全球銷量近50萬輛,比亞迪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僅有17.91萬輛,隻有前者的三分之一左右。從兩年前的大幅落後,到如今的銷量逆襲,意味着比亞迪跑出了中國車企的“加速度”。
抵禦原材料漲價,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根據業績預告,比亞迪2022年前三季度預計實現淨利潤91億元-95億元,同比增長272.48%-288.85%。預計實現扣非淨利潤81億元-88億元,同比大增813.8%-892.77%。
對此,比亞迪表示,2022年第三季度,盡管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疫情散發、極端高溫天氣及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等多重不利因素,但新能源汽車行業繼續加速上行。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強勁增長,持續創下曆史新高,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并持續強化,同比和環比均實現大幅增長,推動盈利大幅改善,有效地緩解了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盈利壓力。
實際上,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上遊原材料價格飙升,對中下遊企業的盈利能力都造成了不小影響。在7月份舉行的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就曾表示:“在新能源汽車銷量高速增長中,上遊原材料的炒作帶來了産業鍊短期的困擾。”
以锂電池關鍵原材料碳酸锂為例。據Wind數據,10月17日國産電池級碳酸锂價格為53萬元/噸,再創曆史新高。在2020年10月16日,該産品價格為4.1萬元/噸,這意味着短短兩年時間,碳酸锂價格增幅已經接近12倍。
為何在碳酸锂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比亞迪依然能實現盈利的提升?除了比亞迪所說的銷量大漲,以規模化降低生産成本之外,锂電産業鍊價格傳遞機制的暢通也是原因之一。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目前(锂電池)資源漲價的成本傳導機制已經越來越暢通,基本上能夠傳導到下遊産品(如整車)。
而對車企來說,則是通過今年的幾輪“漲價潮”來緩解了成本飙升的部分壓力。據浙商證券統計,2022年3月以來已經有超過30個汽車品牌上調過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包括比亞迪、特斯拉、小鵬、哪吒等。2022年上半年,除高端車型,大部分單車漲價幅度在2000元至1萬元。
安信國際證券近期研報認為,上半年車企經過兩輪漲價後,在各地促消費政策的推動下,新能源車的消費者的剛性需求較強,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小幅的價格變化沒有明顯影響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需求。預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600萬輛,同比增長100%。
出口大幅增長,簽下歐洲“十萬大單”
從比亞迪今年9月的銷量情況也可以看出,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車企正在加速“出海”,讓産品走向全球。
日前,德國汽車租賃公司SIXT與比亞迪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SIXT将在未來6年内向比亞迪采購至少10萬輛新能源車。
據了解,SIXT是歐洲規模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之一,在全球100餘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擁有超2100處營業網點。拿下這“十萬訂單”,對比亞迪全球戰略的實施意義非凡。
而今年9月,比亞迪海外銷售新能源乘用車合計7736輛,環比大幅增長50%以上。比亞迪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22年公司新增了向日本、德國、瑞典、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拉美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汽車出口。
“在歐洲,早在2020年,比亞迪宣布與挪威汽車經銷商合作,去年年底比亞迪在挪威順利交付第1000輛唐EV。2022年7月至8月,比亞迪陸續與荷蘭、瑞典、德國和丹麥的本地經銷商簽約,推廣新能源乘用車。今年10月,比亞迪将會參加法國巴黎車展,攜新能源乘用車産品矩陣亮相歐洲,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在歐洲發售并交付。” 上述負責人稱。
據該負責人介紹,在亞太,今年2月澳大利亞率先上市比亞迪元PLUS EV,目前訂單已超4500輛。7月,比亞迪乘用車正式進入日本市場。8月,比亞迪宣布進入泰國乘用車市場,并于9月與WHA偉華集團大衆有限公司簽署當地建廠相關協議。這标志着比亞迪全資投建的首個海外乘用車工廠正式在泰國落地,企業全球化進程開啟嶄新篇章。
除此之外,在拉美,比亞迪漢EV在多米尼加共和國、巴哈馬、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等國上市。“今年6月,1200輛元Pro EV遠銷哥斯達黎加,這批訂單創造了比亞迪拉美地區的銷量新高。”上述負責人稱。
比亞迪在歐洲、亞太、拉美等地區的進擊,背後是中國汽車加速走向全球。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1-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38.9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倍。整體來看,1-9月我國汽車企業總出口量1211.7萬輛,同比增長55.5%
長城國瑞證券研報表示,2010-2020年間,中國汽車年度出口量一直在100萬輛左右波動,2021年為中國汽車“出海元年”,出口量首次突破200萬輛大關,同比漲幅達102.5%,國産車在國内市場的市占率不斷攀升,自主品牌相繼出海布局海外市場,疊加海外受到疫情沖擊導緻供給不足,為中國汽車帶來巨大的出口上升空間。
責編:萬健祎
校對:高源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内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