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以下一些“眩暈”的發病情況。
每次眩暈發作都是在上述體位或頭位改變時出現,持續幾秒鐘就緩解了。
如果你的眩暈或頭暈是在上述情況下出現,那麼可能是耳朵裡邊的“耳石”在做祟了,我們俗稱”耳石症”。
耳石症,這個診斷,隻是我們臨床上的一種通俗的叫法,其實它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因此從字面上,我們可以很好的理解:
第一:這種“眩暈”是一種良性的疾病,不會像腦梗或腦出血一樣,出現生命危險。
第二:它的發生(眩暈)一般隻在體位改變的時候出現,就如上面介紹的常見的幾個體位;因此它又叫“位置性眩暈”;并且每次眩暈持續的時間一般在1分鐘以内就緩解了。
如果你出現上述幾種情況的眩暈,那麼要考慮導緻眩暈的原因可能是“耳石症”。
一問:耳石是我們常說的耳屎嗎?
我們說的“耳石”,并非耳道内的“耳屎”。耳石顆粒位于内耳的耳石器上,而耳屎位于外耳道内。
二問:耳石既然不是耳屎,那麼它從何而來,是真的石頭?還是像腎結石或膽結石一樣,是後天自己長出來的呢?
耳石顆粒是一種真的石頭,研究發現它其實是一種碳酸鈣結晶,跟腎結石和膽結石是不一樣的。耳石顆粒與生俱來,位于内耳兩個耳石器( 橢圓囊斑和球囊斑) ,每個人都有這個耳石顆粒,正常情況它維系着人體的平衡。如果沒有這個耳石,我們的生活将非常痛苦,因為缺少它我們無法維持正常的平衡功能,無法行走,也無法生活
三問:耳石每個人都有,為什麼有的人的耳石會脫落呢?
關于耳石脫落的機制及誘發因素,可能與以下情況有關。
○ 勞累、熬夜、壓力大、精神緊張、焦慮等精神心理因素。
○ 高血壓、糖尿病導緻的末梢循環供血障礙。
○ 女性更年期時,雌激素水平下降,導緻缺鈣。
○ 耳石器老化,導緻橢圓囊斑或球囊斑退行性改變。
另外,一些繼發性的因素,也可引起耳石脫落,例如:
① 突發性聾;
② 前庭神經炎;
③ 耳部外傷;
④ 耳朵受到震動;
⑤長期一個固定卧位睡覺,耳石因長期重力作用導緻脫落等。
四問:耳石脫落後,為什麼體位或頭位改變後會出現眩暈呢?
并非所有耳石脫落的患者都會出現耳石症的臨床表現。隻有耳石從耳石器官( 橢圓囊囊斑或球囊囊斑) 上脫落後,随着重力的作用異位至半規管内并刺激了半規管内的壺膜嵴時才會出現眩暈。
正常情況下,頭部運動時,半規管内的液體沖擊壺腹嵴,使人獲得運動感覺。當耳石顆粒脫落,異位至半規管後,隻要頭轉動,如翻身、起床、擡頭、低頭,耳石顆粒就會在半規管内沿管壁滑動,在滑動的過程中,間接地刺激壺腹嵴,從而使人産生眩暈或頭暈。
五問:耳石症導緻的“頭暈”與頸椎病導緻的“頭暈”, 如何鑒别呢?
兩種疾病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共同之處,如頭轉動到某個位置時出現“頭暈”,或者在擡頭、低頭時出現明顯暈感。
幾點教你快速鑒别兩種疾病導緻的頭暈
六問:如何确診耳石症?
耳石非常小無論是CT還是MRI都無法顯示,那麼要如何診斷呢?
臨床上主要通過體位試驗過程中出現的眩暈及位置性眼震來判斷哪個半規管内存在耳石顆粒。
人體内耳前庭與眼球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神經反射通路:前庭-眼反射。因此透過眼球的轉動方向,可以判斷是哪側的半規管受到耳石顆粒的刺激。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體位試驗進行檢測:
右側後半規管耳石症的家庭判斷
○ 如患者在出現眩暈的同時,出現眼球震顫,可以基本判斷患者患有右側後半規管耳石症。
○ 如患者未出現眩暈及眼球震顫,那麼需要進一步判斷是否患有左側後半規管耳石症。
左側後半規管耳石症的家庭判斷
○ 如患者在出現眩暈的同時,出現眼球震顫,可以基本判斷患者患有左側後半規管耳石症。
○ 如患者未出現眩暈及眼球震顫,那麼需要進一步判斷是否患有雙側水平半規管耳石症。
雙側水平半規管耳石症的家庭判斷
○ 當往右側轉頭時,如患者在眩暈的同時,出現水平性(向右)眼球震顫,可以基本判斷患者患有右側水平半規管耳石症。
○ 當往左側轉頭時,如患者在眩暈的同時,出現水平性(向左)眼球震顫,可以基本判斷患者患有左側水平半規管耳石症。
需要注意的是:
在進行水平半規管耳石症判斷時,部分頭往左右兩側轉 90° 都會出現眩暈或眼球震顫。此時家屬要詢問患者哪側暈得更厲害。如果左側的眩暈和眼球震顫情況比右側重,那麼即判斷為左側水平半規管耳石症;反之則為右側。
由于水平半規管耳石症,包括不同的類型,包括後壁管石、前臂管石和嵴帽結石症,不同部位的耳石顆粒誘發的眩暈和眼震還不一樣,較為複雜,建議遇到此類複雜的情況還是需要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
提醒:在臨床上還會遇到一些特殊類型的耳石症,如上半規管耳石症、後半規管嵴帽結石症、水平半規管嵴帽結石症,以及輕嵴帽等。對于一些複雜的耳石症,建議專科門診就診,可以通過耳石診治轉椅進行精準判斷并輔助進複位治療。
七問:得了耳石症該怎麼辦?
脫落的耳石顆粒,主要為碳酸鈣結晶,常規通過藥物治療無法化解顆粒。目前針對耳石症的主要治療方法是耳石複位(一種物理治療方法),成功率可達 93.4 %。
後半規管耳石症的複位方法:
Epley法
水平半規管耳石症的複位方法:
Barbecue複位法
提醒:不少耳石症患者表現出一些不典型的症狀和體征,例如:
1、耳石複位過程中手法和頭位變化的角度不到位,導緻耳石異位到其他半規管内(需要臨床醫生在耳石複位過程中通過眼球震顫的方向來進一步診斷) 。
2、半規管嵴帽結石症患者,需要先調整為半規管耳石症,再進一步采用上述Babecue耳石複位法進行耳石複位,是臨床上較難進行耳石複位的一種疾病。
因此,對于一些診斷較困難或耳石複位效果不佳的耳石症患者,建議至專科門診就診,進行個體化綜合性的耳石複位治療。
圖:手法聯合轉椅輔助雙模式進行個體化難治性的耳石的複位治療。
八問:需要複位幾次?
臨床上90%左右的患者基本上一次複位後眩暈會明顯消除。還有一部分患者則需要多次複位,尤其是對于水平半規管嵴帽結石症,往往需要複位2-3次。
九問:耳石症能痊愈嗎?複位成功後還會複發?
耳石症就好像感冒,是可以痊愈的,但存在反複複發的現象。有過耳石症病史的患者,相對更容易複發了,并且随着時間的延長,複發率會呈逐漸升高的趨勢。
十問:生活中該如何減少耳石症的複發呢?
臨床上很多原發性耳石症的患者,追問病史,往往沒有明顯的發病因素,我們建議可以從以下一些方面改善自身的生活行為方式,或許能減少耳石症的複發。
○ 避免過度緊張、焦慮、勞累;
○ 避免劇烈的體育運動;
○ 避免藥物濫用;
○ 保證充足的睡眠;
○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 管理好基礎代謝疾病;
○ 适當補充鈣質。
十一問:耳石複位後仍感覺頭暈,不穩感怎麼辦呢?
不少耳石症患者在進行耳石複位後,雖然起床、翻身等體位變化時眩暈消失,但仍有如下臨床表現:
○ 連續的頭暈目眩感。
○ 走路不穩感。
○ 視物漂浮感。
○ 轉頭或擡頭時頭暈加重感。
如果存在這些殘餘頭暈的症狀,可以适當使用一些抗頭暈的藥物治療,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可以輔助前庭康複訓練。臨床應用最多的前庭康複治療方法是 Brandt - Daroff 前庭康複訓練。Brandt - Daroff 前庭康複訓練,通過體位變化中的機械力使半規管内的耳石松動和消散,同時增強前庭中樞的代償功能,能有效改善複位後殘餘頭暈及不穩感的症狀。
第一步:患者端坐于床上或沙發上。
第二步:讓患者迅速向患側(耳石症這一側)側卧位(圖中數字1所示),待頭暈消失後再停留 30 秒。
第三步:患者回到坐位(圖中數字2所示);待頭暈消失後,再迅速向健側(對側)側卧位(圖中數字3所示) ,停留 30 秒,然後回到坐位( 圖中數字4所示) 。
注意:整個訓練需重複 10 ~ 20 遍,每天 3 次。如連續 2 天無殘餘頭暈,則可停止訓練。
十二問:耳石複位後,效果不佳,仍反複頻繁發作,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無法工作,該怎麼辦?
臨床上的确存在一些頑固性耳石症患者,表現為:
① 反複頻繁複發,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② 反複多次耳石複位,無效果或效果不佳;
③耳石複位後存在持續的頭昏感、偶爾變動頭位或稍轉動頭位出現晃動感,藥物治療或 Brandt - Daroff 前庭康複訓練效果不佳。
存在上述這些情況時,應該進一步完善影像學和前庭功能檢查。在綜合評估、排除其他眩暈疾病後,對于這些頑固性耳石症患者,可以采用手術治療,目前應用最多的手術治療方法是半規管阻塞術。
最後:建議懷疑耳石症的話,應盡早完善相關檢查,并及時進行專業的複位治療,研究(谷李欣,陳建勇,楊軍,等. 後半規管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病程對複位成功後殘餘症狀的影響研究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21,35(11),976-980.) 顯示:
醫生介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