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大數據教育的特色創新

大數據教育的特色創新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30 13:43:48

大數據教育的特色創新?“我入校時被烹饪工藝與營養專業錄取,曾一度迷茫,找不到學習的興趣與人生的方向後經學校組織的學生專業與職業性向測評,才意識到所學專業并不适合自己,而會計專業在我‘适合度最高的10種專業’中排第一位經慎重考慮,在老師的建議和自己的意向下,我轉到會計專業學習,在較短的時間内通過了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我就是學校‘分類培養,精準施教’的受益者”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王翠英告訴記者,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大數據教育的特色創新?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大數據教育的特色創新(基于大數據實施分類培養精準施教)1

大數據教育的特色創新

“我入校時被烹饪工藝與營養專業錄取,曾一度迷茫,找不到學習的興趣與人生的方向。後經學校組織的學生專業與職業性向測評,才意識到所學專業并不适合自己,而會計專業在我‘适合度最高的10種專業’中排第一位。經慎重考慮,在老師的建議和自己的意向下,我轉到會計專業學習,在較短的時間内通過了初級會計資格考試。我就是學校‘分類培養,精準施教’的受益者。”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王翠英告訴記者。

近年來,河南職院根據學生興趣愛好、能力特長、就業取向等不同特點,大膽探索實踐,創造性地構建了基于大數據的“分類培養,精準施教”人才培養模式,收到喜人成效。

分類培養就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不同需求,借助大數據技術對學生個人特質、職業性向、能力優勢等進行分析“畫像”,指導學生選擇适合個性發展的職業類型。精準施教就是根據職業崗位能力和學生職業适應性等方面需求,通過創建“專業 營銷”“專業 管理”“專業 創新”“專業 創業”等人才培養平台,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活動。

構建平台,确保科學分類

基于人職匹配理論,依托學生專業與職業性向測評平台、天基智慧化精準就業平台,河南職院研發了基于大數據的人職匹配分析平台,并依托智慧校園平台,自動抓取學生的基本信息、政治面貌、學幹鍛煉、心理健康、圖書借閱、興趣愛好、學習情況、社交實踐、社會活動、家庭環境等多維度信息,對學生能力進行評價、分析和“畫像”,形成學生職業性向大數據倉庫。收集全國數字化就業市場、崗位素質和職業能力要求數據,形成學生意向就業與精準學習導航報告,為學生推薦匹配度更高的就業職位。

對全校學生進行科學分類,分兩次進行。第一次為新生入校時,學生依據對個人測評結果出具的“大學專業與職業性向評估報告”,自主提出申請選擇适配的專業。第二次為第一學期結束後,學生經過一學期的專業課程學習與實踐,對職位類别、職位和能力有重新認識,根據對個人測評結果出具的“學生就業意向與學習導航報告”,結合個人職業興趣、愛好潛質等,再次提出申請重新選擇适配的專業類别和職業發展方向。學校按照學生選擇的專業方向、就業意向,對全校現有52個專業的兩萬餘名學生逐一進行科學分類。

打造平台,開展精準施教

“有的學生文化課成績一般,但搞營銷有一套。有的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強,沒畢業就成了校園小老闆。為了能讓學生人人成才、人盡其才,學校創建了‘專業 營銷’‘專業 管理’‘專業 創新’‘專業 創業’四大平台,開展精準施教。”河南職院黨委書記李桂貞說。

學校依托現代營銷中心和“大能手創客實訓中心”校内實訓基地,借助學校第二課堂和選修課的形式,為有營銷興趣與特長的學生組建“匠心築夢·卓越計劃”特色專班,創建“專業 營銷”培養平台,引導學生學習完成第三方提供的真實案例、項目及任務、技術難題等,提供企業任務需求與實訓實踐體驗。2020級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李長宇在學校創設的實踐場景下,運用專業知識和營銷實踐技能,為海爾、北京慧科等多家企業提供營銷策劃服務,為南陽市農村主播等策劃直播腳本,實現了從一個營銷員到營銷策劃師的成功轉變。

此外,學校還與蘋果公司共同制定“雛鷹計劃”人才培養方案,組建“雛鷹計劃”特色專班,創建校内培養、企業實踐、頂崗實習和獨立工作四階段漸進式“專業 管理”人才培養平台。“尤其是‘雛鷹班’所開設的‘現場管理方法與技巧’‘流水線生産管控與員工教導’等特色課程,對實際工作很有幫助,真正實現了精準施教。”目前已成長為富士康科技集團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優秀線長的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尚靜洪說。

對“專業 創新”和“專業 創業”類人才培養,學校更是煞費苦心。科普宣傳月、科技發明活動、創新創業獎等,為具有科學愛好、創新素養、創業意識的學生,創造了施展拳腳的條件與空間。1000餘名學生直接參與學校科研項目,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在全國“互聯網 ”創新創業大賽中,學校連創佳績。在校園的西南角,有校政研企四方共建的中國·中原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在“創意工坊”“創客中心”,随處可見學生們忙碌的身影。自2018年以來,陳繼文、張文博、任志遠等創業學生依托學校孵化的創業項目,成功注冊了156家企業,其中河南趕小集電商公司兩年營業額超過1.2億元。

四年實踐,帶來多重效應

一石激起千層浪,改革帶來滿堂春。河南職院“分類培養,精準施教”人才培養模式經過4年來的探索實踐、完善提高,取得顯著成績,帶來多重效應。

此項改革使學校4萬餘名學生受益,他們的就業率達98%以上、滿意度為93%。近年來,學生在省級以上技能大賽獲獎328項、“挑戰杯”大賽獲獎43項,獲獎數量、質量居全省同類院校第一。2021年高職院校三大賽事獲獎數量和等級排名全國第七名。“專業 創業”類學生,獲“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賽金獎,該校是省唯一獲金獎學校;一人獲省十大創業标兵,一人獲全國大學生就業創業先進人物,均是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學生。“專業 營銷”類學生,獲第二屆步驚雲518跨境電商文化節5個一等獎、全國連鎖經營行業競賽省賽一等獎。“專業 管理”類學生,從事一線管理工作的達27%,晉升比例超90%,晉升周期縮短2—3年,比同期同專業學生收入高出50%以上。“專業 創新”類學生,獲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5個獎項,是省職教賽道中的最好成績。

在此項改革的啟示與帶動下,學校實施專業重構工程,重組10個專業群,為區域開展創業服務和參與企業技術改造與創新,實現技術服務經費到賬4000萬元以上,直接或間接為企業行業創造經濟價值8000萬元以上。在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中發揮了主力軍、主陣地作用。

“分類培養,精準施教,改革有道,創新有術。下一步,我們将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完善措施,以匠心築匠夢成匠才,努力培養心中有夢、眼中有光、手中有技、肩上有責的高素質、複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河南職院校長梅樂堂說。

《中國教育報》2022年03月29日第6版

作者:陳強 通訊員 桑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