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國家航天局12日在北京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情況。
中國計劃2025年、2030年前後
分别實施小行星探測和火星取樣返回
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許洪亮在會上表示,中國将在2025年前後實施近地小行星取樣返回和主帶彗星環繞探測任務;2030年前後實施火星取樣返回任務;後續還将實施木星系環繞探測和行星際穿越探測任務。
來源:中新視頻
在月球探測方面,“十四五”時期,中國将發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探測器,實施月球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月球極區采樣返回等任務;後續還将發射嫦娥八号。
在載人航天方面,2022年底中國将建成長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站,開展航天員長期駐留、空間科學試驗、空間站平台維修維護等工作。
天問一号任務實現了中國航天史的“6個首次”
許洪亮表示,天問一号任務成功是我國航天事業自主創新,跨越發展的标志性成就。在我國航天發展史上,天問一号任務實現了6個首次:
一是首次實現地火轉移軌道探測器發射;
二是首次實現行星際飛行;
三是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軟着陸;
四是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表面巡視探測;
五是首次實現4億公裡距離的測控通信;
六是首次獲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學數據。
資料圖:6月11日,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天問一号探測器着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揭幕儀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車拍攝的着陸點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國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許洪亮表示,在世界航天史上,天問一号不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迹,而且首次成功實現了通過一次任務完成火星環繞、着陸和巡視三大目标,充分展現了中國航天人的智慧,标志着我國在行星探測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資料圖:6月7日,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天問一号任務着陸區域高分影像圖。圖像中天問一号着陸平台、“祝融号”火星車及周邊區域情況清晰可見。着陸平台南北方向,存在對稱的噴射狀亮條紋,可能是着陸後着陸平台鈍化時吹除了較細的塵埃形成。左圖為天問一号着陸前,右圖為天問一号着陸後。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
近期正與NASA、歐空局開展火星探測器軌道數據交換合作
許洪亮介紹,在天問一号火星探測任務中,中國國家航天局和歐空局、法國國家空間中心、阿根廷空間活動委員會、奧地利研究促進局等4家航天機構通過載荷搭載、測控支持等方式開展了廣泛合作,同時中國還正與法國、奧地利、俄羅斯等有關機構,就天問一号火星探測數據的應用合作保持溝通。
同時,為了保證火星探測器在軌衛星安全,近期中國正在與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歐空局開展火星探測器軌道數據交換合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