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中國消費者協會、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共同評選的“2018年十大消費侵權事件”向全社會發布,其中“農村裡的山寨貨”現象位列其中。
近日,記者對一些農村集市進行了走訪,現在農村集市裡的山寨情況還普遍嗎?都有哪些山寨貨?作為消費者,我們又該如何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區分正品和仿冒山寨貨呢?
“承德杏仁露”VS“露露杏仁露”
在一家商店裡,記者發現有兩款杏仁露擺放在一起,不僅包裝外形十分相似,就連形象代言人的形象和動作也很相似。
“六仁核桃”VS“六個核桃”
另外一款和“六個核桃”相似的核桃露産品——“六仁核桃”也在農村集市上熱售。在一家超市裡,“六仁核桃”整整齊齊地擺放着,最少有幾十箱。
“粵力粵”“粵力奧”還有“澳利粵”
在一農村集市上,記者發現了多款和知名餅幹品牌“奧利奧”很像的餅幹——“粵力粵”、“粵力奧”、“澳利粵”、“奧利茲”。
“呀!土豆”VS“哇!土豆”
在河北農村集市的一家5.5元休閑食品零售商店裡,記者看到了許多傍名牌的情況。比如好麗友生産了一款名叫“呀!土豆”薯條,而市場上就出現了一款“哇!土豆”薯條,包裝簡直難分彼此。
“3 2”餅幹真假難辨
看看這兩款都打着“3 2”字樣的餅幹,你能猜出哪一款是知名企業生産的,哪一款又是小廠生産的呢?
“好吃點”VS“吃香點”
這款名叫“吃香點”的餅幹,和知名餅幹品牌“好吃點”就很像。
“溜溜梅”VS“溜遛梅”
這款叫“溜遛梅”的休閑食品,不注意你就會當成是知名品牌“溜溜梅”。
“好多魚”VS“多多魚”
這款名叫“多多魚”的膨化食品,好像對标的是另一款知名品牌“好多魚”。
“妙脆角”到底是不是“妙脆角”?
這款名叫“妙脆角”的膨化食品,和樂事奇多的“妙脆角”也非常相像。
“蘑古力”VS“蘑菇天使”
好麗友出品了“蘑古力”,我們在市場上看到了類似的“蘑菇天使”。
“旺旺小小酥”VS“興旺小人酥”
旺旺集團出品了“旺旺小小酥”,記者在市場上看到了“興旺小人酥”。
“費列羅”VS“巧之戀”
“可比克”VS“可比特”
在另外一家銷售膨化食品的攤位上,老闆向記者推銷一款名為“可比特”的薯片,老闆說這款産品非常好賣,因為它和市場熱銷的知名薯片“可比克”就隻差一個字。
“乖乖兔”“小玉兔”“小白兔”
2019年1月,記者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周邊的農村集市調查時,發現這裡的糖果銷售非常火爆。
在一家農村集貿市場,有不少的攤位都在銷售這種類似“大白兔”奶糖包裝的糖果,但是這些幾乎同樣包裝的糖果,居然有形形色色不同的名字:“小白兔”、“小玉兔”、“乖乖兔”......
“不老林”“金泳芳”“嘉芝林”
記者在齊齊哈爾的農村集市上調查發現,另外一款全國知名度很高的糖果品牌“不老林”,也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山寨貨。
這款糖果的商标叫“金泳芳”,也是人物頭像的圖案。
這款糖果叫“嘉芝林”,也是人物頭像圖案。
這款糖果還是人物頭像圖案,但商标是“JINHAO”。
遠距離看,這三款糖果和“不老林”幾乎沒有什麼差别,由于這種糖紙是一種反光材質,不是離得特别近,根本看不到這細微的差别。
這些“山寨”牛奶 千萬不要買
春節期間,内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海勃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大批涉嫌食品标簽标識不符合規定的“山寨”牛奶産品。
這些“山寨”牛奶産品雖然标識為高鈣牛奶、無蔗糖牛奶、核桃牛奶,實則并非牛奶,其實際品類為複合蛋白飲料。部分标識委托生産廠家甚至不具備相關生産資質。
如何辨識假冒僞劣食品
要買正規企業的産品,這些産品都有以“SC”開頭的食品生産許可證号,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上可以查詢;要看清商标與商品名稱,不要購買與知名産品品名相似的仿冒品;要看生産日期和保質期,過期的千萬不能買;要看産品配料或成分,有疑問的應先咨詢或求證;要看食品類别,普通食品不能宣傳保健功能,無論是保健食品還是普通食品都不能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謹防商家混淆誤導與忽悠;要選擇有正規進貨渠道店攤的商品,購買時索證索票,以便于追根溯源。
本文來源:《消費主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