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甯高新區建設30年來,始終圍繞科技創新引項目、建平台、調結構、抓産業。從聖地智谷到濟甯創新谷、麒麟島雙創基地,曆經30年發展,已經形成完善的創新體系,區域創新新高地加速崛起。
創新高地平地而起
創新格局日趨完善
高新區始終高舉“火炬旗幟”,披荊斬棘、砥砺奮進,锲而不舍推進“三次創業”,由洸府河時代邁入蓼河新時代。特别是近兩年,高新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标準建設,創新燈塔、科技雲平台等一批高能級科創服務平台投入運營,構建起“政府引領、企業聯動、雙創互動”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集聚各類産學研合作項目500餘個,助推科技創新事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大科技創新”格局日趨完善,“區域創新高地”效應日益凸顯。
高新産業集群集聚
科技支撐越來越強
濟甯高新區牢牢扛起“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使命擔當,圍繞産業鍊部署創新鍊,圍繞創新鍊布局産業鍊,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彙聚起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2002年獲批國家火炬生物制藥與中成藥特色産業基地;2004年獲批國家火炬工程機械特色産業基地;2006年獲批國家火炬紡織新材料特色産業基地;2010年獲批國家火炬光電信息特色産業基地,一個個“國字号”牌子不僅見證了濟甯高新區四大主導産業的成長曆程,也是高新區一代又一代建設者的榮譽豐碑。現如今,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85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占比提升至67.17%,碳化矽晶體材料、高導熱碳纖維等一批“卡脖子”關鍵技術實現“井噴式”突破,科技支撐越來越強勁,産業根基越來越牢靠。
創新體系高位突破
創新能級持續提升
從1999年濟甯高新區創業中心獲批全省首家“國家級創業中心”,創造性提出了“三級孵化”理論;到2013年承擔國家創新型産業集群和國家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試點;到2019年獲批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特色載體;再到2021年承擔科技部創新積分制試點,高新區科技創新體系不斷突破。從2009年如意集團“如意紡”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到2013年智能鏟運機械産業集群獲批國家級知識産權集群管理試點,到2014年如意集團獲批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再到2016年山東省科學院激光所獲批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高新區創新能級持續提升。濟甯科技館從2015年獲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到2018年獲批“全國人工智能特色單位”,到2021年獲批“國家級海智基地”國家級平台,高新區科技影響力持續提升,“國家級創新名片”愈擦愈亮。
高能平台矩陣發展
大院大所集群集聚
濟甯高新區持續突破“中字頭”“國字号”高校院所,先後建成各類創新平台300餘個,其中國家級60餘個,高能級創新平台呈現矩陣式發展、集群式落地。2014年高标準引進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模式”在高新區開花結果,累計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0餘項。2017年創建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台示範區,與國内外120多所高校院所互動合作,産業規模居全省前列。2018年,全省率先實體化運作山東産業技術研究院濟甯分院,與高校共建專業性技術創新平台8個,轉化科技成果20餘項;建成山東省增材制造設計驗證中心,工業企業設計驗證服務輻射全國。2020年聚力打造山東省工程機械智能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掌握工程機械裝備核心專利技術3700多項,高端裝備産業集群發展更有底氣。
下一步,濟甯高新區将扛牢“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使命擔當,全面對标國内先進高新區,聚力實施科技創新“科技矽谷計劃”、“科技引鳳計劃”、“科技賦能計劃”、“科技強基計劃”,持續放大濟甯創新谷輻射帶動效應和市産業研究院等平台作用,啟動“十城百校”科技合作計劃,建設中科科創園、榮聯科創園、麒麟島等一批重大創新載體,新引進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外國高端人才,進一步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