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投資小的行業?在權益資産投資過程中,行業研究是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行業分析師作為其中的專家,固然外表光鮮,但是沒有對于知識體系不斷更新叠代、宏觀微觀各類數據的不斷跟蹤、白天調研寫報告到深夜的心酸,就沒有發現偉大公司、并和它們共同成長的喜悅,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如何選擇投資小的行業?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在權益資産投資過程中,行業研究是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行業分析師作為其中的專家,固然外表光鮮,但是沒有對于知識體系不斷更新叠代、宏觀微觀各類數據的不斷跟蹤、白天調研寫報告到深夜的心酸,就沒有發現偉大公司、并和它們共同成長的喜悅。
對于我們個人普通投資者,自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覆蓋市場上的衆多行業,但是花些時間梳理一下自己熟悉的領域,或者通過日常的信息獲取試圖從大趨勢中分析出一些行業的投資的方向,也不失為積極投資的正确姿勢。
近期我國局部的高溫占據了民生的頭條。7月12日國家能源集團消息,我國日發電量突破38.5億千瓦時,創下了曆史新高。江浙地區更是因為突如其來的高溫提前進入了用電高峰。
除了短期旺盛的用電需求,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标之下,長期來看,電力行業脫碳,其他行業用電這一趨勢确定性也比較強,我們不妨用綠色電力這一行業來舉個例子。
廣義的綠色電力包括發電端輸電端用電端等等,不過這裡指的是狹義的綠色電力運營商,或者綠色發電占比較高的電力運營商。綠色電力也就是清潔能源發電,包括但不限于水力發電、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等。
行業的盈利模式是如何的?
股權投資就是投資企業的長期價值創造,搞清楚企業如何創造價值是第一步。
綠電運營商盈利公式是:
毛利 ≈ 裝機×利用小時數×電價 – 折舊費用
簡單來說,收入端來自于企業或個人的廣大用電需求,可以拆分為用電“量”和電“價”而成本端主要是建設新發電廠及維護現有發電廠。
行業的空間、成長性如何?
一個行業,良好的成長性是所有投資者都願意看到的特質。而足夠大的行業空間,有望使得行業的成長能夠持續的時間更久、足以容納更多偉大的企業。
回到綠色電力行業的例子,綠色電力的空間有多大?通過電力完成脫碳是“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武器,一方面在于綠色發電對傳統能源發電的替代,另一方面在于其他行業電氣化率的提升。可以概括為電力行業脫碳,其它行業全部用電。
首先,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源頭是電力和供熱,碳排放占比約50%,其中火電貢獻了約70%的電力行業碳排放,為實現電力行業脫碳目标,未來火電有望被逐漸替代。
此外,電氣化比率有望迎來快速上升,2060年我國電氣化比率有望從目前的不到30%提升到70%,電氣化率增長150%。2021年是碳中和元年,全社會用電量達到8.3萬億千萬時,同比增速10%。考慮碳中和,未來5年電力總需求有望達到年均5~10%的增速水平,為綠色電力行業帶來第二增長因素。
回到企業層面,綠色電力公司未來所處的環境可以概括為 “量價齊升成本降”。政策支持且明确,裝機量持續提升;技術突破,發電小時數持續提升;電力市場化、電力供需緊平衡,電價易漲難跌;
對于“量”而言,上面在分析空間時已經提到存量替代和增量的邏輯。而對于“價”而言,在成本端随着綠電運營商上遊持續技術創新,風光發電效率提升,每度電發電成本下降,進而提升發電小時數;而在收入端,随着全社會用電量增大,供需趨緊,電價易漲難跌,綠電交易溢價也将顯著提升綠電運營商收益率。
在這樣的背景下,綠色電力公司有廣闊的利潤空間,和充足的增長動能。
行業的競争格局如何?
競争格局是判斷行業卷不卷的标志之一。行業是一家獨大?還是百花齊放?亦或是整體産能過剩面臨部分玩家出清?會不會産生新的技術革新?等等問題都需要一個答案。
首先是綠色電力相對傳統火電之間的競争。
火電與綠電有着不同的投資邏輯,火電企業的盈利與煤炭價格有着明顯的負相關性,更加偏向周期投資。而綠電受上遊供應商技術創新影響發電效率不斷提升,因此現金流曲線的斜率将大于傳統電力,有着更好的成長前景和内在價值。
火電與綠電投資邏輯略有不同,難以獲得更高的彈性與上漲空間。另外,相較于傳統電力企業,綠電受上遊供應商技術創新影響發電效率不斷提升,因此現金流曲線的斜率将大于傳統電力,則綠色内在價值會更高,成長性更好。
此外,綠電廠商大多是國企或央企。
因此也産生了競争格局安全墊,從整個産業鍊的角度,綠色電力運營商處于新能源産業鍊的下遊,與上、中遊相比,議價能力強,進入壁壘高;結合綠色電力闆塊多為央企,本身具有強大的資經營現金流優勢、融資成本優勢、項目資源優勢。整體行業的競争格局比較穩定。
政策是否支持?
政策對于行業的影響不言而喻,政策鼓勵的行業在資金、人才等優惠政策都會有所傾斜。
維護生态環境之下的可持續發展是整個人類都共同的目标。大部分的發達國家,包括中國針對氣候問題簽署巴黎協定,要求全球在2060年要達到碳中和的狀态。我國也是在這樣一個曆史背景下提出了國家的碳中和目标: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
碳中和的背景下,也推出了系列的支持政策。例如建立保障性并網、市場化并網等并網多元保障機制;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對于超額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的地區,超出最低量的部分不算入當地的能源消費總量;綠電交易與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挂鈎,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綠色電力消費潛力
當然,即使方向和空間都相對确定,我們依然不能忽視短期甚至中期的波動。局部綠色電力的資源禀賦、對傳統能源替代的節奏、技術突破的節奏等等都是行業發展的不可抗因素。這也是行業研究員的重要職責所在。
作為個人投資者,積極投資是我們資産保值增值的常規操作。但積極卻不能盲目,否則将有可能落入追漲殺跌的陷阱。以上的幾條行業分析邏輯基本适用于所有行業,有助于捕捉行業機會以及排查行業風險,但依舊不足以作為确定的投資指導,投資之前還是需要認清投資風險,進行更加深入地研究,最後合理進行倉位控制。
通過指數基金參與綠色電力行業投資是一個簡單、分散、成本較低的方式。嘉實基金是國内第一個布局綠色電力ETF的基金公司。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産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适應。基金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文中基金産品标的指數的曆史漲跌幅不預示基金産品未來業績表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