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試卷分析範文模闆
亞洲的老師
成長不期而遇,畢業如期而至
一份完整的試卷分析報告應該由這樣幾個部分組成,即試卷評價(命題評價),成績統計及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今後的教學改進措施等。
一、試卷評價
試卷評價也稱命題評價。
1、試卷有多少大類題型,各種題型所占分值比重是多少,哪些内容為考察的重點,所占分值較大?
2、命題覆蓋範圍分析。各種題型在教材中的章節分布,是否覆蓋所有章節?有哪些章節中的内容在試卷中所占比例較大?考試内容是否超出課程标準範圍,與課程标準的要求是否一緻。基礎知識題與基本技能題的考察是否都能夠兼顧到?
3、題量大小與難易程度分析。學生在規定時間内試卷完成度是多少?是否都能在規定的時間内完成試卷内容。試卷中基本題、有一定難度題、拔高題(難度較大)所占比重是否合理,有無偏題、怪題等。
二、成績統計及分析
成績統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一分三率統計。
一分即平均分,班級平均分是多少?
三率即及格率、優秀率、過差率。
2、分數段統計。
最高分、最低分各是多少?各個分數段有多少人?
3、各題的得失分及在學生成績中的體現。
每道題的得失分是多少或者說正确率是多少?各個分數段中的學生在這種題型中的得失分情況,是否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三、存在問題
1、通過學生的考試分數,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平均分看,與平行班、與以前考試比較,如果低于正常值,或有較大差距,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水平、班級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從一分三率可以客觀看出班級學生的層次,不同學生掌握程度。如果差生人數多,教學中不夠重視補差工作。如果優分人數少,說明平時提優不夠。
從最高分可以看出自己教學的全面性與命題要求,與其他班級還有多大差距。一般來講,在平行班級中,優秀學生的發展是比較均衡的。如果本班的最高分與其它班級相差較大,(低于5分)那就要反思自己哪些知識點、學生掌握不夠,教學有疏漏之處。
從分數段,可以看出本班學生的整體狀況,在各個層次上的分布情況,教師可以針對情況查漏補缺。
2、從卷面情況看,可以看出學生的具體問題。通過考試,診斷出學生學習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是知識的問題,還是能力的問題?是教師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問題?是教材問題,還是試卷問題?是教的問題,還是學的問題?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
從卷面的整潔度來看,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态度,學習習慣。
典型問題教師要做好記錄。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每一種題型從得失分看出學生問題所在。
不同的題型,診斷的功能不同,可以看出學生思考的誤區。
當然,教師分析問題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試中發現的問題,教師要多聯系學生生活學習實際、在家在校表現情況,從中更多地看到學生的客觀情況。
2、改進措施
問題找到了,就要對症下藥,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改進計劃。計劃要有針對性,要有可操作性,能夠解決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