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知識課題2原子結構
一、命題規律:
高頻考點:粒子構成示意圖(10年6考)
二、課标要求:
1、認識物質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離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可以互相轉化,
3、初步認識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4、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
活動與探究
(1)寫科普小品:我想象中的原子結構。
三、考查方式
考查原子構成
考查物質的元素組成
考查粒子的核外電子排布
考查元素周期表
考查對元素形成化合物過程的理解
四、知識點:
考點1:原子的構成
1、原子結構
2、原子不顯電性。
3、并非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如氫原子是不含中子。
4、原子核内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原子的種類主要由質子數決定。
5、在原子裡,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不顯電性。
考點2: 相對原子質量
1、相對原子質量的标準:以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為标準,其他原子質量與它相比。
2、表達式:相對原子質量Ar =某元素一個原子的質量/(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1/12)
3、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
4、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為1,電子質量很小,常略去不計)
考點3: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1、原子核外電子按照能量的高低,在離核遠近不同的區域運動,也叫做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
2、電子排布——分層排布: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
3、先排滿第一層,再依次排下一層
4、最外層最多排8個電子(隻有一個電子層的排2個)
考點4:原子結構示意圖
1、原子結構示意圖各部分的含義
2、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8(氦為2)的結構稱為穩定結構。
3、元素的種類主要由核電荷數(質子數)來決定;
4、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由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5、原子量主要由質子數和中子數決定。
6、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其化學性質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層電子數為2)
7、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其化學性質有可能相似(He,Ne均為穩定結構)
考點5:離子
1、定義: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2、分類
陽離子:帶正電荷的離子,如Na 、Mg2
陰離子:帶負電荷的離子,如Cl-、O2-
3、離子符号表示的意義:表示該離子及其帶多少個單位的正(或負)電荷。
例如:Mg2+表示一個鎂離子,還表示一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
2Mg2 ——第一個2表示兩個鎂離子
第二個2表示每個鎂離子帶兩個單位的正電荷
4、離子符号前面的化學計量數(系數)表示離子的個數;
5、離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團)右上角表明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值在前,正、負号在後。離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或1個單位的負電荷,"1"省略不寫。如: 陽離子:Na 、Ca2 、Al3 等,陰離子:Cl-、S2‑等
6、微觀粒子結構示意圖及原子、陽離子、陰離子的判斷(10年7考)
7、有關離子的小結
⑴金屬離子帶正電荷,非金屬離子帶負電荷;
⑵離子所帶的電荷=該元素的化合價
⑶常見原子團離子(請注意上下标)
SO42- 硫酸根離子 CO32- 碳酸根離子 NO3- 硝酸根離子 OH- 氫氧根離子
NH4 铵根離子
考點6:原子結構知識中的八種決定關系:
1.質子數決定原子核所帶的電荷數(核電荷數)因為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
2.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
3.質子數、中子數決定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因為原子中質子數 中子數=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4.電子能量的高低決定電子運動區域距離原子核的遠近
因為離核越近的電子能量越低,越遠的能量越高。
5.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元素的類别
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4為金屬,>或=4為非金屬,=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2)為稀有氣體元素。
6.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因為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4為失電子,>或=4為得電子,=8(第一層為最外層時=2)為穩定。
7.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合價
原子失電子後元素顯正價,得電子後元素顯負價,化合價數值=得失電子數
8.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決定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原子失電子後為陽離子,得電子後為陰離子,電荷數=得失電子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