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人五大三粗”,一聽到這句話,總會感覺有點貶義的意思。其實“五大三粗”這個詞一直是褒義詞,是形容男人高大粗壯,身材魁梧,既有力氣幹活,又能給人以安全感,沒有一點貶義的意思。那麼究竟是哪“五大”?哪“三粗”呢?
哪“五大”?哪“三粗”呢?
“五大三粗”,就是過去男子應該具備的必須條件。“五大”指的是頭大,肩膀大,手大,腳大,力氣大;“三粗”就是腰粗,腿粗,脖子粗。這麼一說,大家應該都很明白了。
第一個耳大,耳大代表福相,自古以來,耳朵大一直被賦予美好的象征。《廣褴集》雲:“耳大四寸,高聳垂肩者,主大貴壽長。”故此,民間相傳耳大多富貴,典型代表就是劉備和那滿天神佛。
膀大不僅力氣大,而且心胸開闊,古人喜歡肩膀寬闊的男子,這樣子的人更容易成功。因此在古代的農耕時期勞動人民更加喜歡的是肩膀夠寬闊的男子,所以有諺語說;膀大力不缺。
手大如簸則是聚财的象征,所以有諺語說;手大能聚财。手大一般力氣就大,幹活就不費勁。手要小了,很多工具抓都抓不住,更别提幹活了。一雙大腳是勞作人民必不可少的軀幹向往。
俗話說:“腳大走四方”,腳大了,站的就穩,走的就遠,去哪裡都方便,讨點生計就不成問題。古代的婦女都裹足,都是小腳,走起路來就費勁,走不穩,也走不遠。
還有就是臀部大的人因為坐姿穩重,臀部大的人因為坐姿穩重,是福氣和官氣的象征。因此,才有諺語說腚大江山穩。而“三粗”就是腰粗、腿粗、脖子粗。長得“五大三粗”的人,一定都是幹活的好手。
“五大三粗”這個成語的變化
“五大三粗”這個成語,人們說這個成語主要就是說男人的體型的,身材魁梧。一般我們都是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粗俗鄙陋,而且還會在大多數人腦子裡,浮現出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夫形象。
可實際情況是五大三粗這個詞在古代是一個褒義詞,主要是說男子高大魁梧,可以給人帶來安全感,而且能符合這個詞的标準,就是一個受歡迎的男人。真正的五大三粗是指哪些方面呢?
對于這些的定義主要是由于當時的社會背景。那個時候老百姓通常通過農作幹活來維持生計,這樣家庭就十分需要勞動力了,男人就成為一個主要勞動力,因此對男人的需求就是高大威武。五大三粗的要求就流傳了下來。
另外,古人非常的相信封建迷信,他們認為五大三粗的人是有福氣的象征,所以在很多寺廟裡佛像都是五大三粗的。像這種各方面都很大的人,是大富大貴的特征,也正好符合古代的審美。
這不僅僅是對自己,對家庭對身邊的人,甚至對于自己的将來,都有好處的。雖然現在的人們看到“五大三粗”,總是會聯想到是粗魯的,已經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可見,“五大三粗” 的意思已經跟過去不太一樣了。
當然在古代并沒有像我們現在這麼講究,在當時人們看男人的時候,并不會在乎他長得是不是很帥,隻要是他憨厚老實、身材魁梧,也就是我們今天說到的五大三粗,隻要是這樣就符合當時人們看男生的标準。
如今,很多人都不在意一個男人是不是長得五大三粗了。因為工作越來越順利,條件越來越好,現在很多女人選擇對象的時候,就更加注重長相了,也就是常說的“顔值”。各位看官,您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