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溫度太高,人們總是抱怨“太熱了”,出門兩分鐘衣服很快就濕透了,巴在身上難受得很,愛美的女性們也不想化妝了,一不小心就成大花臉,哎,不知道什麼時候暑氣降下來。
很抱歉,你想得太早了,今年到現在還沒入伏呢!
今年的三伏天從7月16号開始,8月24号結束,共計40天。對怕熱的人來說,無異于把自己放在火上烤、放在蒸籠上蒸。其實,三伏天不僅要關注“熱”的問題,還要注意祛濕、養胃、防暑,接下來具體和大家說一說。
為什麼三伏天濕氣較重?
夏天濕氣重主要和兩方面有關,一種是外濕,一種是内濕。
首先夏天雨水比較多,還經常有雷陣雨、大暴雨,每次下雨都會帶來一定的濕度,甚至在下雨前幾天家裡就開始返潮,洗好的衣服都不容易幹,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皮膚就容易被濕氣入侵。
其次夏天溫度太高,所以人們總是會想辦法降溫,無非就是吹空調、吃冷飲、沖冷水澡、遊泳等方法,身體溫度下降,汗液排不出來,濕氣就容易積蓄在皮膚下方。另外,在貪吃冷飲生食的時候,脾胃也會變得虛寒。當濕氣過重,陽氣虛衰,人體就容易生病。
怎麼樣判斷自己濕氣重?
面部顯得沒精神,舌苔發白,大便不成形;
嗓子總有絮絮叨叨的感覺,不清爽;
經常脖子酸、腰酸、腿痛;
大姨媽量比較少,容易痛經;
手心、腳心有涼涼的汗;
皮膚頻繁出現濕疹;
夏天濕氣重,正好也是祛濕的好時機,正所謂“夏病冬治”,調理得當或許可以根治多年頑疾。
三伏天祛濕,你應該了解的兩件事
喝——老姜黑糖茶
陽虛的人怕冷、容易疲勞,而生姜可生暖、發汗、散寒,改善體寒,黑糖則能幫助氣血運行,使機體循環重新旺盛起來。女性來大姨媽,總是感覺小肚子涼涼的,還會痛經,也可通過這個方法改善。
灸——三伏養生灸
利用灸的熱量和艾草的藥性,對穴位産生刺激,從而疏通經絡,排出體内的濕毒。需注意,艾灸的時間要跟着三伏天時間表走,從今天就可以開始。
通過三伏灸調暢氣機、溫陽化濕、培元固本,讓患者的身體慢慢強健,陽虛患者可以多灸,但是陰虛患者要适可而止,防止幹燥上火。
為什麼三伏天要養胃?
天氣炎熱,人的心情也容易煩躁,對溫熱、滾燙的食物會缺少興趣,更喜歡涼爽的食物,再加上流汗多身體缺少水分,嘴巴唾液分泌變少,就會沒胃口。另外,陽虛體質的人脾胃運化弱,好比小馬拉大車,力氣不足,自然就不想吃飯,因此要注重養胃。
沒有胃口,要多吃重口味的?天氣太熱,要多吃涼菜?并非如此,越是天熱,越要溫養脾胃,早晚可以煮點粥吃,除了大米粥,還可選擇綠豆粥、青菜粥、荷葉粥、蓮子豆沙羹,出鍋後等待一會,不怎麼燙了再食用。既能補充水分,又能滋養脾胃、清熱解毒。
不妨更換食譜,平時總是吃炒菜,現在可以變成蒸菜、涼拌菜,嘗試以往不常吃的品種,還可以将多種顔色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帶來視覺刺激,也可增強食欲。
早餐和晚餐一定要吃,不能節省,可在吃飯前喝點水,補充水分沖刷食道,适宜吃清淡可口的食物,例如蔬菜沙拉、牛奶、全麥面包、豆腐、水煮肉、酸奶等。
三伏天氣溫高,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氣溫達到35度以上就要重視了,可能會危害心血管健康。
《日最高氣溫與醫院心腦血管疾病急診人次關系的病例交叉研究》表示,溫度升高1度,因心腦血管問題就診的人次将增加17.3%。
以往大家通常認為寒冷季節心血管風險比較大,沒想到高溫天氣也是如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4件事:不要長時間在空調房、不要光膀子進行戶外活動、口渴時不能猛灌水、不能連續食用多支冰棍。
另外,高溫下身體會自動散熱,但是随着溫度不斷升高,各大系統也會出現問題,出現頭暈、厭食、腹瀉、腿沒勁等情況,甚至出現曬傷、中暑、休克的情況。
三伏天防暑,不能光靠吃藥
很多人在家中藥箱準備了防暑藥,但是這些藥通常在中暑後使用,兒童、孕婦使用還可能産生不利影響,最好從根本解決溫度。
比如說降低環境溫度,風扇、加濕器、噴水、加冰等,出門時随手帶扇子、帽子。
再比如說減少戶外活動時間,特殊行業可延長午間休息時間,避開高熱時間段。
但是不管多麼熱,大家都要合理降溫,不能頻繁沖冷水澡,也不能把空調打到最低,否則很容易生病,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學習科學防暑知識,平穩度過這個炎熱的夏天。最後提醒,雖然夏天很熱,但是也要保養好體内的陽氣,不能過度消耗,尤其是陽虛患者,應利用好這個時間調理,改善身體素質。
參考資料:
[1]超37℃的高溫要來了?防暑降溫超全攻略來了·健康杭州.2022-07-04
[2]三伏天養生:用這一招,氣血暢通,排除體内寒濕!·北京衛視養生堂.2018-07-30
[3]氣溫升高,當心這些危險的疾病!這四件事千萬别做·齊魯壹點.2019-06-23
[4]熱熱熱!當高溫天氣來襲 你的身體正在經曆這些變化·新華社.2019-07-0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