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陽明心學精髓知行合一緻良知

王陽明心學精髓知行合一緻良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2 17:23:28

年少時候的王陽明曾到居庸關去“見世面”,他深深地被大漠風光吸引,回來之後王陽明從小就立志做聖賢,從那天起,他就善于自省,“格物窮理”成了他每天必備的任務。但是格物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見成效的,在“格物”的過程中,王陽明不斷地通過自省、反思、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理論,最後才得以創立了心學。可以說,王陽明的成功與他善于反省是分不開的。

王陽明心學精髓知行合一緻良知(知行合一的智慧常持反省心)1

靜察己過,莫論人非

王陽明認為是與非“所争毫厘耳”。的确,隻差毫厘卻有了本質的變化。正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裡”,好與壞、對與錯、是與非隻在一念之間。

古人常教導為人處世的智慧:靜察己過,勿論人非。

有是非之言的地方便成了是非之地。人生在世,你有你的是非,他有他的是非,是非總是講不清的,而人往往容易為是非所累。

從前有祖孫倆買了一頭驢,爺爺讓孫子騎着走時,别人議論孫子不懂得孝敬爺爺;孫子讓爺爺騎着走時,有人指責爺爺不疼愛孫子;祖孫倆幹脆都不騎了,又有人笑話他倆傻,放着驢不騎;祖孫倆都騎在驢背上又有人指責他們不愛護動物。

結果,不知所措的爺孫倆隻好綁起驢扛着走了。

祖孫兩人最後不知所措,是因為他們深為那些“是非”所累。“是非”本身就沒有任何意義,而那些喜歡在背後議論他人、搬弄是非的人往往也是最可惡的人。

其實,背後議論他人非君子作風,做人就該光明磊落,有話就當面說,勿在背後傷害他人,孰知一味地去搬弄是非不僅害人也是害己。

喜歡議論别人,對别人能夠明察秋毫,而對自己卻不能有個清醒的認識。論他人是非者自是是非人,他們不敢正視自己,不做自我批評。

越是這樣,缺點越是得不到改正,長此以往,缺點就會越來越多,到頭來對自己沒什麼好處,對他人來講也不會有什麼好的影響。

“正己才能正人”,不能律己,又何以律人呢?所以希望每個人都要做到:靜察己過,勿論人非。

王陽明心學精髓知行合一緻良知(知行合一的智慧常持反省心)2

君子改過,人慕仰之

王陽明曾說過這樣的話:“一念改過,當時即得本心。人孰無過?改之為貴。”

自古就有:“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錯即改之就是最難能可貴的,也是最受人尊敬的君子。

我們讀書時曾讀過《負荊請罪》的故事:戰國時期,趙國有一文一武兩個得力的大臣。武的叫廉頗,他多次領兵戰勝齊、魏等國,文的叫蔺相如,他有勇有謀,面對強悍的秦王能夠臨危不懼。

他兩次出使秦國,第一次使國寶“和氏璧”得以完璧歸趙,第二次是陪同趙王去赴秦王的“渑池之會”,兩次都給趙國争回了不少面子,秦王也因此不敢再小看趙國了。

于是,趙王先封他為大夫,後封他為上卿,地位在大将廉頗之上。

廉頗很不服氣,他認為蔺相如就是會說幾句話而已,遠沒有他厲害,他廉頗才是真正的功臣。

還蔺相如得知此事後,為了避免與廉頗發生沖突。他還吩咐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後碰着廉頗的手下,千萬要讓着點兒,不要和他們争吵。

一次,蔺相如出門辦事,正碰見廉頗遠遠地從對面過來,蔺相如就叫馬車夫把車子趕到小巷子裡,讓廉頗的車馬先過去。

蔺相如的手下氣壞了,紛紛責怪蔺相如膽小,害怕廉頗。蔺相如笑一笑,說:“廉頗和秦王哪個厲害呢?”手下說:“當然是秦王厲害了。”

蔺相如接着說:“我連秦王都不怕,還會怕廉頗嗎?要知道,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為國内文官武将一條心。真要發生内戰,那不是給秦國制造機會嗎?國家的事乃大事,私人的面子是小事,所以,我甯可忍一忍。”

這話傳到了廉頗耳朵裡,他自愧不如。于是他裸着上身,背着荊條,跑到蔺相如的家裡去請罪。從此,兩人成了最要好的知心朋友,一文一武,共同保衛趙國。

廉頗是一個勇于面對錯誤、承認錯誤和改正錯誤的勇士,他的故事千古傳頌。君子改過,世代佳話,人慕仰之。

王陽明心學精髓知行合一緻良知(知行合一的智慧常持反省心)3

不斷反省,提升自我

王陽明認為:人要經常自省,若老是去指責别人,看到的隻能是别人的錯誤,就不會看到自己的缺點。經常自我反省的人才有責任和擔當。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王陽明非常贊同孔子的這句名言。看到比自己好的人就要争取進步與之齊頭并進,見到不好的就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有這樣的錯誤或者壞習慣。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從反躬自省中完善自己,發現、發展自己的優勢力量,這樣的人才能有所成功。

我國初唐著名詩人陳子昂,他從小受父母的嬌慣,整天遊手好閑,不愛讀書。

有一天,他路過一處書塾,先生的話深深地打動了他:“一個人是享有榮譽或蒙受恥辱,完全取決于他本人的品德。品德好的人,自然會享受榮譽;品德壞的人,也自然會蒙受恥辱。

一個人如果放任自流,行為舉止傲慢,身上具有邪惡污穢的東西,就無法得到他人的尊敬。要想成為一名君子,就要讓自己博學多才,還要經常用學來的道理對照自身進行檢點。如果堅持這樣做下去,你的學問和知識就會越來越多,行為上也很難有什麼過失了。

俗話說得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生活中,我們看到别人能做一番大事業時總是非常羨慕人家,可是你哪裡知道,人家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下了一番苦工夫的!不經過自身的努力就想得到學問,那就如同緣木求魚一樣幼稚得可笑。”

無意中聽到老師的這一番話,深深地觸動了陳子昂的内心,他決定停止遊玩,馬上趕回家,在自己的屋中反思起來,回首自己以前做過的荒唐的事情,心裡追悔莫及。

從那以後,陳子昂毅然跟原來那些朋友斷絕了來往,從此和書本成了朋友,每天書不離手,勤奮刻苦地學習,直至最後成為一名偉大的詩人。

每個人都需要反思自己的行為,陳子昂如果沒有反思想必也很難成為留名千古的大詩人。

王陽明的親身實踐探索過程,告訴我們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但是隻要認準自己的優勢,不斷地反省改過,提升自己,把優勢發揮到極緻,那一定能在該領域裡取得非凡的功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