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00個最容易讀錯地名

100個最容易讀錯地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03:33:51

100個最容易讀錯地名(易讀錯的地名一)1

淺析多音字

出門在外,與當地人溝通時,讀錯當地地名,無疑是尴尬的,譬如安徽的地級市-“六安”,“六”正确讀音為“lù”(陸),河北張家口轄内的“蔚縣”,“蔚”正确讀音為“Yù”(玉),江西上饒轄内“鉛山縣”,“鉛”正确讀音為“Yán”(鹽),類似易讀錯地名還有很多,我經常到處亂跑,常常脫口念錯。

那麼,漢字為何會一字多音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思考一個順序,我們的祖先,應是“先有語音後有文字”,不同地區古人,面對同一個東西,可能會用不同的發音來表述。

100個最容易讀錯地名(易讀錯的地名一)2

之後因交流的需要,終有文字,“文”的前身就是“紋”,而“字”的本意是“在房内哺乳幼子”,古人講“字者、言孶乳而浸多也”,後引申為“文字”。

100個最容易讀錯地名(易讀錯的地名一)3

可能是按照這個規律來演變

再後因大一統王朝的緣由,文字的字形才被統一,但是字音的統一,在聲音錄制和回放技術尚未誕生的年代,是很難實現的,這恐怕就是我們現在的“方言”最初的肇始。

字形統一後,新概念,新名詞,新含義在不斷地增多,可是對應的字卻不能無限增加,字越少,筆劃越簡,學起來就越容易,用起來也就更方便,于是我們的老祖先們就采取了一個非常智慧的解決方案

100個最容易讀錯地名(易讀錯的地名一)4

“以音别義”,即“将同一個漢字,發不同的音,區别不同的含義”。

漢字的“字形保守,字音開放”特點,使得漢字可以用非常少的數量适配不斷湧現出的“新語義”,其中最常用的稱為“核心漢字”。今日我們可以讀懂3000年前智者留下的文字,全賜于此。

100個最容易讀錯地名(易讀錯的地名一)5

自秦皇一統文字以來,中華大地上再也沒有誕生出,能夠替代“方塊漢字”的其他文字形式了。

但也正是因為“字音開放”,才有了多音字(為簡略,本文不讨論音調),在不同語境,不同組詞中,不同地區,有着不同的讀音,這也就是引發我們會“誤讀”某地地名的根本原因

其次,地名讀音複雜,又有着更深層次的原因,“約定俗成、名從主人”等主觀因素占很大比重,還可能緣于千奇百怪的偶然因素。

100個最容易讀錯地名(易讀錯的地名一)6

地名:起源于地方,流行于地方,為地方所有,為地方服務,

統計下各省數據,僅收集了縣市一級,鄉鎮和村級,數據量太大,暫未統計,占比如下圖所示:

100個最容易讀錯地名(易讀錯的地名一)7

圖标越大,易讀錯地名越多

第一篇先做一個引子,後面分篇,逐個地名來細細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