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春風
01英語為何難被擯除?
熟悉世界曆史的朋友們應該知道,自18世紀以來,到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的大部分地區,長期處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之下。
(印度民間一景)
作為英國殖民體系的重要一環,英國政府不僅招募印度人當兵、從事生産活動,還将英語強行規定為官方用語。許多印度人被迫放棄自己的語言習慣,改用英語發音寫字。
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在二戰結束後發生了改變,二戰結束後不久,印度成功獨立,并建立了自己的民選政府。為了強化自己獨立的地位,印度政府很快在社會上掀起了浩浩蕩蕩的“去英國化”運動,其中,語言領域的改革被作為重中之重。
建國的憲法規定,英語不再被作為官方語言,到1965年,印度就要将“印地語”(地位類似于中國的普通話)作為全國的共同語言。從中我們足可看出印度與殖民曆史告别的決心。但是,為什麼到今天,英語仍然是印度國内的主要語言之一呢?
02英語背後的文明
筆者認為,這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英語不僅僅是一種語言,其背後還代表着一種優越的物質文明。對優越物質文明的依賴,讓印度人無法同英語一刀兩斷。
我們都知道,世界近現代史的走向,幾乎是被歐美列強所主導的。歐美列強通過工業與科技革命,經濟發展迅猛,創造了大量的财富,也吸引着各地區的人民從中分一杯羹。
印度自然不會例外,許多印度家庭清楚的意識到,歐美社會的模式是财富的代名詞,隻要讓子女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就有機會去使他們融入其中,去從事更加體面的職業。
舉兩個例子,一,被印度人民尊為“聖雄”的甘地,其晚年固然強調“抵制洋貨”,但其早年之所以能在英國本土、南非等地區之間穿梭奔波,旅行工作,開拓眼界,離不開一口流利的英語。
二,印度今天最厲害的産業,就是研發計算機軟件,這一技術的主導權,一開始是操在西方人手中的,但是,由于互聯網發展迅速,産生經濟效益大,印度人自然和其它國家一樣,都被吸引着投身其中。可是,芯片技術的相關資料,都是英語和美語寫成的,怎麼辦?不學不行。提升生活質量的需要,逼迫着印度人去學英語。
由此可見,英語所代表的,其實就是體面的生活,體面的生活誰不想要?司馬遷講,“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東方文明内部,頗多相似。
03曆史因素
說完一個因素,還有另一個因素,那就是曆史因素的制約。我們都知道,印度的曆史時期,分裂長于統一。長期分裂的局面不僅影響了印度經濟的發展,也讓其語言文字的使用呈現出多元化趨勢。
從地圖看,印度分成兩部分,德幹高原以北,以印地語和烏爾都語為主,以南地區則以達羅毗荼語為主,這些語言内部,又有差異(類似方言)。
(圖片來自網絡)
語言存在差異也就罷了,但更糟糕的是,在書寫上也是千奇百怪,印度不像古代中國,沒有精力推行“書同文”,所以文字書寫上不統一。印度獨立之初,曾規定“天城體”為文字書寫标準。
(天城體類似于中國簡體字,梵文相當于中國的文言文)
但是,天城體隻适用于印地語,如果是“烏爾都語”,則不靈了,因為烏爾都語在書寫上采用的是阿拉伯字母。至于達羅毗荼語,又是另一種文字表現形式。一個統一國家同時存在三種文字表現形式,官方規定的印地語在其中不具有數量優勢(不像漢語),那又該怎麼辦呢?
既然印地語在短期内難以成為普遍使用的語言,國家便又把希望重新寄托在英語上。很簡單,獨立後的印度雖然告别了倫敦方面派駐的官員,但掌權者所繼承的制度與行政官僚隊伍,都是殖民時代的産物,換言之,這些人和制度都是在英語文化中熏陶出來的。既然本土語言難以統一,那使用大家都熟悉的英語,應該是折衷之計。因此,英語之所以能在印度獨立後仍被廣泛使用,與其曆史背景,也有很大的關系。
參考文獻:
林太《印度通史》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周有光《印度的語言和文字》 收于《百歲新稿》一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