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多地少是國情,為改善村容村貌、保證更多的人有居住的地方,實行一戶一宅制度。那到底什麼是一戶,多大面積算一宅?“一戶一宅”是隻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嗎?
什麼是“一戶一宅”?
《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農民一戶隻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标準。"
《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權證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嚴格落實農村村民一戶隻能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法律規定。除繼承外,農村村民一戶申請第二宗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的,不予受理。
這是“一戶一宅”的法律依據,也就是說一戶村民隻能申請一處不超過規定面積的宅基地,并在上面建造住房。
“一戶”怎麼判定?
“一戶”如何界定,《土地管理法》并沒有明确,在實踐中對于“一戶”的判定也并不是按人口多少,而是以戶口本為準。如果在戶口本上登記為一家人,那麼戶口本所登記的家庭就屬于一戶,隻能申請一處宅基地。因此,農村傳統意義上的分家并不是分戶,隻有去戶口登記機關進行登記之後,才算分戶。
什麼是指“一宅”?多大面積算一宅?
80平方米也算一宅,100平方米也算一宅,多大面積的宅基地才算符合标準,目前地方上的規定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隻規定面積上限,如廣西規定平原地區的城市郊區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 100 平方米,丘陵地區、山區不得超過 150 平方米。另一類是根據戶大小限定不同的面積,如浙江省規定 3 人及 3 人以下農戶宅基地不超過 75 平方米,4 人農戶不超過 100 平方米,5 人農戶不超過 110 平方米,6 人及 6 人以上農戶不超過 125 平方米。
“一戶一宅”是隻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嗎?
對于一戶已經擁有一塊宅基地的村民來講,如果新申請宅基地,土地管理部門是不會批準的。但是并不是說一戶隻能擁有一塊宅基地的使用權,例如,因房産繼承等合法原因形成的多處住宅(包括宅基地)原則上不作處理,隻要宅基地上的房屋不倒塌,就可以一直居住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全國已經大面積開展農村集體土地确權頒證工作,不少地方已經開始嚴格執行一戶一宅政策,如果宅基地得不到确權,以後被征地是難以拿到補償的。
宅基地寸土寸金,一定要做到心裡門清!關注神州土地微信公衆号 sztudi66 或者搜索 神州土地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