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你的前世我的今生?近日,一篇名為“感受下辛棄疾到底有多厲害”的帖子成為熱門英雄何以成為英雄?讀你可能聞所未聞的傳奇,讓辛棄疾重生,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他是你的前世我的今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近日,一篇名為“感受下辛棄疾到底有多厲害!”的帖子成為熱門。英雄何以成為英雄?讀你可能聞所未聞的傳奇,讓辛棄疾重生。
朗讀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播音員 忠誠
配樂丨譚盾 - 電影《英雄》插曲 For The World
序
人中之傑
詞中之龍
要是為辛棄疾造像,最貼切的題目就是“把欄杆拍遍”。
他像一塊鐵,時而被燒紅錘打,時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千錘百煉,所以積300年北宋南宋之動蕩,才産生了一個辛棄疾。
曆史的風雲,民族的仇恨,正與邪的搏擊,愛與恨的糾纏,知識的積累,感情的澆鑄,藝術的升華,文字的錘打,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腦海,翻騰、激蕩,如地殼内岩漿的滾動鼓脹,沖擊積聚。
既然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槍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隻有一股腦地注入詩詞,化作詩詞。
他并不想當詞人,但武途政路不通,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詞人之道。終于他被修煉得連歎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
從“沙場秋點兵”到“天涼好個秋”;從決心為國棄疾去病,到最後掰開嚼碎,識得“辛”字含義,再到自号“稼軒”,“同盟鷗鹭”……與其他文人不同,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着血和淚塗抹而成的。
我們今天讀辛詞,總清清楚楚地聽到,一個愛國臣子一遍一遍地啼血自白。總忘不了,那在“燈火闌珊處”“蓦然回首”的無比惆怅身影——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
△74歲的樂壇傳奇陳彼得 以一曲《青玉案·元夕》向800年前的辛棄疾深情呐喊
第一回
壯歲旌旗
擁萬夫
中國曆史上以武起事,而最終以文為業,成為大詩詞作家的隻有一人,這就是辛棄疾。
他天生孔武高大,從小苦修劍法。生于金宋亂世,不滿金人的侵略蹂躏,22歲時他就拉起了一支數千人的義軍。後又與耿京為首的義軍合并,并兼任書記長,掌管印信。
一次義軍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準備投金。辛棄疾手提利劍,單人獨馬,追賊兩日,第三天提回一顆人頭。
為了光複大業,他又說服耿京南歸,南下臨安親自聯絡。不想就這幾天之内又變生肘腋,當他完成任務返回時,部将叛變,耿京被殺。
辛大怒,躍馬橫刀,隻率數騎突入敵營生擒叛将,又奔突千裡,将其押解至臨安正法,并率萬人南下歸宋。
說來,他幹這場壯舉時還隻是一個英雄少年,正血氣方剛,欲為朝廷痛殺賊寇,收複失地。
第二回
欄杆拍遍
無人會
世上事事皆心想事成,并不可能。南渡之後,辛被迫脫離戰場,失去鋼刀利劍,空遺一支羊毫軟筆。何談沙場點兵,血濺戰袍?隻得筆走龍蛇,淚灑宣紙。
他親自組練過軍隊,上書過《美芹十論》這樣著名的治國方略。他是賈誼、諸葛亮、範仲淹一類的時刻憂心如焚的政治家。作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近20年的時間被閑置一旁,而在斷斷續續被使用的20多年間又有37次頻繁調動。
但是,每當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機會,他總是要有所作為的。
因愛國而生怨,因盡職而招災。他太愛國家、愛百姓、愛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煩他,忌用他。
本來有碗飯吃便不該再多事,可是那顆熾熱的愛國心燒得他渾身發熱。
40年間無論在何地何時任何職,甚至賦閑期間,他都不停地上書,不停地唠叨,一有機會還要真抓實幹,練兵、籌款,整饬政務,時刻擺出一副要沖上前線的樣子。這能不讓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煩?
他任湖南安撫使,這本是一個地方行政長官,他卻在任上創辦了一支2500人的“飛虎軍”,鐵甲烈馬,威風凜凜,雄鎮江南。
建軍之初,造營房,恰逢連日陰雨,無法燒制屋瓦。他就令長沙市民,每戶送瓦20片,立付現銀,兩日内便全部籌足。其施政的幹練作風可見一斑。
後來到福建任地方官,他又在那裡招兵買馬。閩南與漠北相隔何遠,但還是隔不斷他的憂民情、複國志。
這個書生,實在太過了,“過則成災”,終于惹來了許多的诽謗,甚至說他獨裁、犯上。
皇帝對他,也就時用時棄。國有危難時招來用幾天。朝有謗言,又棄而閑幾年。他随時局起伏,大忙大閑,大起大落,大進大退。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節奏。
楚天千裡清秋,水随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鈎看了,欄幹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鲈魚堪脍,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水龍吟》)
在曆代文人墨客賞心雅興之所,誰能懂得這個“江南遊子”的登樓遠眺之心,實際上是亡國浪子的悲憤之心呢?
他痛拍欄杆時,一定想起過當年拍刀催馬,馳騁沙場,可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處使呢?
他至死,也沒有弄懂南宋小朝廷為什麼隻圖苟安而不願去收複失地。
第三回
沙場秋點兵
可憐白發生
辛棄疾名“棄疾”,但他那從小使槍舞劍、壯如鐵塔的五尺身軀,哪裡有什麼“疾”要棄?
他得的是心郁之病啊。你看“艱辛”、“酸辛”、“悲辛”、“辛辣”,真是五内俱焚。
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永遇樂》)
1179年,他從湖北調湖南,同僚為他送行時,他心情難平,終于以極委婉的口氣歎出了自己的失意。這便是《摸魚兒》:
長門事,準拟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依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梁啟超評曰:“回腸蕩氣,至于此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長門事”,是指漢武帝的陳皇後遭忌被打入長門宮裡。辛以此典相比,一片忠心、癡情和着那許多辛酸、辛苦、辛辣,真是打翻了五味壇子。
說到辛棄疾的筆力多深,是刀刻也罷,血寫也罷,他的追求從來不是要作一個詞人。
對國家民族,他有一顆放不下、關不住、比天大、比火熱的心。他有一身早煉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勁。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做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破陣子》)
縱使白發生,隻要金瓯缺,月未圓,山河碎,他便心不安,還能戰!
第四回
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隻許旁觀,不得插手,也不得插嘴,在南宋朝廷将他閑置的20年間,辛自我解嘲道:“君恩重,且教種芙蓉!”這回可真的應了他的号:“稼軒”,要回鄉種地了。
一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痛拍欄杆,大聲議政的人,卻報國無門,每天在山坡和水邊踱步,與百姓聊一聊農桑收成之類的閑話,再對着飛鳥遊魚自言自語一番,真是“誰解相憐”,“欲說還休”……
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都将今古無窮事,放在愁邊。放在愁邊,卻自移家向酒泉。(《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第五回
恨古人不見
吾狂耳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遊零落,隻今馀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賀新郎》)
生平最後一次被起用之時,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者,被派到抗金前線的京口(今江蘇鎮江)擔任知府,做北伐準備工作。這是辛棄疾唯一一次參與南宋的北伐大業,故而十分努力和投入。他寫下《永遇樂》抒懷: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在鎮江知府任上才幹了一年多,北伐的準備工作剛剛有點成效,又因朝廷言官誣告其“好色、貪财、淫刑、聚斂”而被撤職。他隻得滿含忠憤和擔憂,黯然離開了抗金前線。
開禧三年(1207年),北伐完全失敗,辛棄疾也一病不起。當年九月初十,壯志成空的英雄在其隐居之處與世長辭,終年68歲。
據地方志記載,他咽氣之前,從病床上強撐起來,大聲呼喊了三次:“殺賊!殺賊!殺——賊!”
内容/序、第一至四回整編自梁衡《把欄杆拍遍》
第五回整編自環球人物
配圖/視覺中國、網絡
這篇夜讀也還是太短 裝不下他的傳奇
無法書盡赤子征戰、徘徊過的每一步
可我們永遠記住了他一生的不溫暖
不妨某一日 在似真似幻的睡夢中
走進一間鋪着月光的酒館
與“可憐白發生”的他 把酒言歡
點擊「寫留言」給他留一些熱乎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