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世界權威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公布2018年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數據,海爾再次斬獲榜首,這已經是海爾第10次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NO.1。海爾也因此獲頒歐睿國際首張“10連冠”證書。
海爾的10連冠不僅僅屬于海爾,更是一個活的商業教科書、一個活的全球化成功樣本,也用實際案例揭示了什麼叫做神奇的“飛輪效應”,給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帶來重要啟示。
自主創牌驅動“全球化飛輪”
在商業界,有一個著名的“飛輪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業務的正循環體系,各個業務模塊之間會相互推動,就像是咬合的齒輪一樣。整個齒輪組從靜止到轉動起來需要花費比較大的力氣,特别是最開始非常困難。但每一圈的努力都不會白費,一旦有一個齒輪轉動起來,整個的齒輪組就會跟着飛速轉動。
海爾為何能取得10連冠?就是因為其自主創牌的全球化路線,驅動了一個神奇的“全球化飛輪”。因為堅持自主創牌,海爾直接面對全球的消費者,構建了本土化研發、本土化制造、本土化營銷的“三位一體 ”本土化布局,讓研發、制造、營銷等企業運作的核心環節距離全球各地的消費者更近,由此可以因地制宜,滿足個性化的需求,創下了全球家電行業的最強品牌,讓海爾獲得了全球大型家電市場第一的份額。
在這個“全球化飛輪”中,自主創牌是關鍵的戰略驅動點。本質上,海爾的自主創牌建立起來的,是用戶為中心的全球化,由此根據本土化的需求,整合全球資源。
以研發為例,海爾的研發體系叫做“10 N”,“10”是遍布全球的10大研發中心,“N”是根據用戶需求而變。在這種模式下,整個世界都變成了研發部,但是具體到某一市場,又能有針對性地實現量身定制的産品研發,以更好地滿足當地用戶需求。針對俄羅斯用戶喜歡牛羊豬魚肉分開存儲的需求,海爾冰箱設計了四抽屜冷凍區,用靈活多變的“魔方空間”滿足用戶的需求,一舉獲得了俄羅地當地用戶的青睐;針對法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中存儲大量新鮮果蔬食材的生活習慣,海爾冰箱設計大容積意式三門冰箱等等,滿足全球不同地區用戶的需求。
海爾“全球化飛輪”帶來的就是“Haier”牌在全球的品牌效應發酵。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們可以找到“Haier”牌的蹤迹,全球10個研發中心、24個工業園、108個制造中心,海爾真的如本土品牌一樣将觸角延伸到了全球10億用戶的生活中,真正打響了一個全球化的品牌。
産品全球化與品牌全球化的“辯證法”
相比海爾,很多家電廠商選擇了貼牌代工、出口創彙,僅僅是産品全球化。這種全球化路線也形成了一個“全球化飛輪”,但比起海爾的品牌全球化形成的“全球化飛輪”來大為不同。
貼牌生産隻能根據外資企業的訂單加工生産,制造往往在國内,研發的投入上也主要是為了和外資企業進行談判的博弈,這使得貼牌廠商不了解全球各地的消費者,最終不得不降低成本,掉入價格戰的泥淖。一些中國廠商為了過度追求低價,降低品質,不僅損害了自己的聲譽,也給中國制造帶來了不利于長遠發展的影響。
以泰國市場為例,GFK的數據顯示,中國白電貼牌出口泰國的零售價格普遍偏低,平均售價不足300美元。相比起來,海爾的品牌全球化讓其可以穩穩地占據中高端市場,赢得消費者的青睐。今年初,海爾在泰國市場發布的新品冰箱、空調、洗衣機在泰售價分别高達1299美元、2769美元、2718美元,是中國白電貼牌品牌平均售價的9倍之多。
兩種全球化路線,也揭示着“慢就是快,難就是易”的樸素辯證法。貼牌創彙路線,一開始盯着的是全球份額,雖然短期内發展容易、進展迅速,但是不重視全球化的品牌,卻為持續發展埋下了隐患,最終卻失去了全球化的份額。反觀海爾的自主創牌路線,因為盯着用戶、品牌,夯實了全球化體系,更好地滿足了全球用戶的需求,開局雖難、雖慢,但是反而赢得了全球份額,實現了全球10連冠。
後記:過去、現在和未來
縱觀全球家電市場的三十年發展史,從歐美時代到日韓時代,從來沒有靠貼牌的路線成功的先例,貼牌的全球化是僞全球化,是短命的全球化,而創牌的全球化才是真全球化,才是持久的全球化。
海爾的10連冠,也是一個标志,标志着全球家電行業徹底告别了美國制造、德國制造、日本制造、韓國制造壟斷的曆史,進入“中國時代”。在自主創牌的基礎上,海爾還構建起“人單合一”的管理架構,始終以關注用戶需求為核心,實時洞察全球各地用戶需求,快速應對,不僅在傳統家電市場成為領軍者,為中國品牌正名,更是率先卡位智慧家庭,成為智慧家庭的第一品牌,并且已經進化到生态智慧的新階段。
海爾10連冠是一個輝煌的成績,但一切又是新的起點,可以預計在未來物聯網時代,海爾又将憑借自主創牌以及與用戶的直接連接和互動,持續稱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