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關于春節,你知道多少?
站在以秒速變化的2019年初,我們問出一個“老套”的問題。很多人知道,春節有名目繁多的禮儀和習俗,有吃不完的飯局和推不掉的聚會,有因此産生的懷舊感和社交尴尬……
然而你知道嗎?春節不單是個節日,它還蘊含着社會變遷、經濟發展,以及你所帶來的每一個微小的變化。2019年2月4日起,中新網推出系列策劃《春節知否》,力圖通過你我之于春節的點滴變化,勾勒中國社會圖景的巨幅變遷。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5日電 題:【春節知否】大年初一話拜年:從跪拜禮到紅包雨你打算怎麼過?
作者:任思雨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在農曆新年到來的第一天,人們通常會穿着嶄新的衣服,吃着包好的水餃,給長輩和親友拜年,期待自己會領到多少壓歲錢……在你的家鄉,這一天都要做點什麼?
河南濮陽的“燈籠小鎮”。 僧少琴 攝
拜年:團圓在一起就很幸福
大年第一天,拜年是最重要的活動。春節的拜年習俗,早在漢代時就有了記載。
南朝宗懔《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饧。”
到清代時,“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谒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于門。”
故宮博物院“中華老字号故宮過大年展”開幕。中新社記者 杜洋攝
今年75歲的汪正是山西臨汾人,講起自己小時候的拜年經曆,他頗有感觸:
“大年初一是一年裡最盼望的日子。”天剛蒙蒙亮,各家各戶就響起鞭炮聲,孩子們穿戴嶄新的瓜皮帽和長袍,先向家長拜年,家長受拜後就會發壓歲錢,祝福他們平安健康度過一歲。
吃完餃子以後,孩子們會由家族裡有聲望的人帶領着,一家接着一家拜賀本家的長輩。拜年的順序也有講究,最開始要給爺爺一代的長輩拜年,再去父輩的親戚家中拜一輪。
一進門,先要大喊一聲“爺爺新年好!給您拜年了!”再雙膝跪地叩拜。這時,坐在炕上的長輩就會趕忙招呼孩子起來,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瓜子花生或點心,一大家人熱鬧地聚在一起講故事。
蘭州“百合村”村民演繹恢弘太平鼓。李浩 攝
結束了拜年,大概是早上9點左右,汪正說,人們還要在自家的門口敲起威風鑼鼓,祈盼新年紅紅火火。從初一到初六,人人走親拜友,路上見面都會先來一句新年問候,如果是遠方的親戚,還需要提前備上牲口車、帶着面點禮物前去看望。
現在,當了爺爺的他也每年收到孩子們的拜年祝福話,習俗還在,隻是形式早已發生了變化。孩子們不再需要磕頭守歲,在他看來,家人們隻要團圓在一起就很幸福。他還計劃着下次的家庭新年旅行,“儀式不重要,大家高興就夠了”。
吃喝玩:新年紅包知多少?
“秧歌小隊鬧春陽,毂擊肩摩不暇狂。人說太平行樂地,更須千步築球場。”清代的一首竹枝詞裡記載了過年時人們扭秧歌的盛象,大年初一除了拜年,吃喝玩樂更是必不可少的活動。
在安徽安慶,張瑩會在初一這天吃一道經典的家鄉菜——雞湯泡炒米。吸收了湯汁的炒米變得半脆半軟,散發出濃郁的香氣,是她在外上班時最想念的美食。
在雲南楚雄,王宇飛的老家過年時會鋪松毛,每天吃飯前都要先在桌上撒一層翠綠的松針,再把酒菜擺上,寓意來年的清淨平安。
來四川成都走一走,除了聞到臘味兒香,應該還能看到很多人家的麻将桌。作為春節的必備娛樂項目,親朋好友一相聚,不打個通宵怎麼行?“甯挨千刀剮,不胡第一把,幺雞二條,不打要遭,八萬九萬,不打輸完,有四不打一,二五先打八……”最近,一位四川奶奶就用Rap向全國網友傳授了一段打麻将秘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