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明星計劃##健康一夏#
入夏以來,天氣變得越來越炎熱,今年的“三伏天”似乎比往年要更熱一些,更是有整整40天的“超長待機”期。
防曬霜、防曬衣、防曬帽、防曬傘等等已成了很多人每天出門前的日常,大家恨不得把自己遮得嚴嚴實實,躲進冰箱裡。
每到夏天,“光敏性食物”總被大衆所關注,更是成為了愛美女性的“熱搜”名詞,其中緣由竟是夏天吃“光敏性食物”,皮膚極易被曬黑,這究竟是真是假呢?
國家級營養保健專家、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對此表示,光敏性食物或者藥物裡面通常含有呋喃香豆素等光敏性物質。
這個成分本身不會對皮膚造成傷害,但會增加人體皮膚的光敏性,如果長時間接觸到紫外線的強烈照射後,便會産生光敏反應,會使黑色素細胞活力增加,進而加大被曬黑、曬傷的幾率。
唐細良院長表示,光敏性食物即那些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的食物。
光敏性反應即是指吃了光敏性食物經消化吸收後,光敏物質進入皮膚,如果長時間經強烈紫外線照射,就會和日光發生反應,進而引起裸露部分皮膚出現紅腫、起疹,并伴有明顯瘙癢、燒灼或刺痛感等症狀。
“大家熟知又愛吃的各種小龍蝦以及螺蛳粉裡的螺蛳等等就是光敏性食物。”
唐細良院長介紹,常見的光敏性食物還包括螃蟹、蝦、貝殼類等海鮮類食物和橘子、檸檬、菠蘿、無花果等黃顔色的水果以及白菜、菠菜、芥菜、青菜、油麥菜、雪菜、莴苣等蔬菜。此外,抗生素、降糖藥、利尿藥、抗精神失常藥、抗腫瘤藥等也屬于光敏性藥物。
唐細良院長指出,市民如果食用了光敏性食物或藥物後,出門長時間暴曬,就容易使暴露部位出現紅斑、丘疹等症狀。
嚴重的話可能出現水腫、水疱以及糜爛等症狀,同時伴有瘙癢以及辣痛等不适。
從營養的角度來說,很多光敏性食物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對身體十分有益,但是它又會對皮膚産生一定弊端,唐細良院長表示,從以下幾點可以盡可能避免其對皮膚損傷帶來的危害。
1、加強防曬
吃過光敏性食物後一定要注意加強防曬,例如戴帽子、戴墨鏡、塗防曬霜、打傘等,有效的防曬措施還是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
另外,增強防曬霜的使用劑量,吃過光敏性食物後外出,在防曬霜的使用上可以用厚抹的方式來塗抹,輕輕拍打就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
2、食用光敏性食物後多喝水
吃後多喝水,能夠更好地疏散感光性的物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光敏性食物與陽光的反應。
所以在夏天光照時間比較長的季節,一定要注意多喝水,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對于預防曬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3、少吃或者不吃
如果您的皮膚正處于皮炎、痤瘡、濕疹、紅斑狼瘡、日光性皮炎等特殊狀況下,還避免不了陽光的照射,這個時候就可以暫時少吃或者不吃這類光敏性食物,待皮膚穩定後再食用。
1、立即躲避陽光,并用毛巾包裹冰塊,或含冰水的飲料瓶,在曬傷處慢慢來回滾動按壓,降低皮膚表面溫度,減輕炎症反應。
2、去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做針對性的治療。
3、飲食上管住嘴,暫時戒食“光敏性食物”,不吃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保障飲食清淡很關鍵。
4、注意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放松心情、不要熬夜。
5、給予局部冷敷及外用潤膚霜,并加強做好防曬。
專家提醒:
唐細良院長提醒,與普通人相比,光敏反應更容易發生在皮膚嬌嫩者、小孩和老人、女性以及人體免疫缺陷病、紅斑狼瘡、免疫功能受損的患者身上。
因此在吃了光敏性食物或使用光敏性藥物時,必須采取适當的防護措施,以避免光敏反應的損害。
(編輯zebra。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胸科醫院 陳思雨 唐雄略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