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初二是龍頭節,俗稱二月二。又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龍擡頭”标示着陽氣自地底而出,陽氣生發,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擡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亦将龍擡頭日作為一個祈福納祥轉運的日子。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農曆二月初二日,是中國民間節日,“花朝節”的别稱,唐代已有此俗。此日仕女出郊拾菜,士民遊觀其間,謂之挑菜節。
二月二日遊洛源
唐-韓琮
舊苑新晴草似苔,人還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後逢春更莫來。
古代成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踏青節。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裡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二月二日挑菜節大雨不能出
宋-張耒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節泥深人未行。
想見故園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聲。
挑菜”的風俗,始于唐代,唐代人李淖在《秦中歲時記》中就說:“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極盛。”到了宋代,這種風俗更加盛行。每年二、三月,百草生發,人們便紛紛到郊外挖野菜,或到園中摘取新菜,生食或作成菜肴,這樣既可嘗到鮮菜的美味,又能讨到發财的吉利(菜、财同音),因此把二月二這天定為“挑菜節”。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價枕上口占
宋-洪咨夔
葛根已盡麥方青,延頸東來米價平。
怕聽三更三點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丙辰二月二日喜晴
宋-釋行海
春來處處有花看,一種芳心欲吐難。
陌上鵝黃初染柳,不禁煙雨袅輕寒。
二月二日夢中作
宋-陸遊
零落薔薇委道傍,更堪微雨漬殘香!
象床玉尺人何在?腸斷新裁錦一方。
二月二日
宋-劉摰
江鄉春值閏,二月似深冬。
雪濕妨挑菜,雷寒未起龍。
雞蟲閑得失,蠻觸小交攻。
稍覺雲天霁,西山上翠峰。
二月二日太常緻齋晨起呈景仁次道二同舍
宋-司馬光
官舍春蕭瑟,朝來尚薄寒。
人雖繁陌上,塵不近門端。
已負踏青約,仍無舉白歡。
憑君禦溝上,試折柳條看。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态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鹂語,麥垅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二月二日席上賦
宋-賀鑄
仲宣何遽向荊州,謝惠連須更少留。
二日舊傳挑菜節,一樽聊解負薪憂。
向人草樹有佳色,帶郭江山皆勝遊。
載酒賦詩從此始,它年耆老話風流。
二月二日遂甯北郊迎富故事
宋-魏了翁
才過結柳送貧日,又見簪花迎富時。
誰為貧驅竟難逐,素為富逼豈容辭。
貧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吾亦為。
裡俗相傳今已久,謾随人意看兒嬉。
二月二迎富日,明人謝肇涮在《五雜俎》記載:“秦俗以二月二日攜鼓樂郊外,朝往暮回,謂之迎富。”他還解釋其起源說:相傳有戶人家生了個孩子,送給鄰家幫助撫養,鄰家從此大富。這家人家見此情景,又将孩子從鄰家要了回來,要回這天正好是二月二日,以後人們便在這天到野外采摘蓬葉,蓬為多籽植物,古人以“蓬”代“子”,向門前祭之,謂之“迎富”。。從此以後,人們便将二月二定為“迎富日”。
二月二日作
宋-強至
江上初逢社燕歸,青春二月色猶微。
茸茸屐底草煙合,冉冉樽邊花霧飛。
蹭蹬容圖雙鬓改,蒼茫樂事寸心違。
紫絲結鞚誰家子,馬躍東風試薄衣。
二月二日即事
宋-方嶽
春潮昨夜沒平灘,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喚元宵歸塞北,燕銜新社到江南。
無歡不必遊花樹,有病何須置藥籃。
隻把公忠答天地,從教兒女鬧冠簪。
舊俗夏曆二月二日兒童入學之吉利語。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二月·薰蟲》:“二日為龍撎頭日……小兒輩懶學,是日始進書房,曰占鰲頭。”
二月二日寄友
元-韓奕
頻年方節兩匆匆,往事閑思半夢中。
江郭春寒連夕雨,海棠花信幾番風。
萋萋遠浦迷芳草,曆曆青天沒斷鴻。
怅望思君無限意,扁舟一醉故人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