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天才不少,全才卻寥寥可數。蘇東坡就是這寥寥可數的全才之一,于詩則與黃庭堅齊名,并稱蘇黃;于文則位列“唐宋八大家”;于詞則首倡豪放詞,開創宋詞一大流派;書法跻身“宋四家”;畫技首創士人畫,影響畫壇千年;更兼烹饪、建築、釀酒等等各個方面的才能,可謂是全才中的全才。
在蘇東坡諸多的才能技藝中,成就最高的就是文和詞,堪稱宋代文壇和詞壇的巅峰。賦如前後《赤壁賦》千古無二、散文如《留侯論》《賈誼論》堪稱經典、就連日記一般的小品文也有《記承天寺夜遊》這樣的唯美之作。
而在詞方面,蘇東坡首倡壯詞,提倡“無事無物不可入詞”,另辟蹊徑,以詩法作詞、以文法作詞,開拓了詞的寫作題材,開創了豪放激昂的詞風,成就了詞壇一大流派。
而最奇的是,蘇東坡還把文與詞結合起來,寫了一首序文比正詞還美的宋詞。且來欣賞這首《西江月》:
西江月北宋·蘇轼
序:頃在黃州,春夜行蕲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锵然,疑非塵世也。書此數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隐隐層霄。障泥未解玉骢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這首詞是蘇東坡醉酒醒來後寄情山水所作,小序中交代了作詞的經過:春夜出遊,路過酒家飲酒。酒醉後乘着月光行至一座溪橋之上,于是下馬枕着胳膊在橋上醉卧休息,沒想到睡着了,等到醒來已經天亮了,放眼望去,重巒疊嶂、流水聲锵然悅耳,仿佛身處仙境。于是作了這首詞,題寫在橋柱上!
叙事簡潔,描寫生動,短短五十餘字的小序閑逸優美。既有時間、地點、景物和詞人的心情感受,又充滿着詩情畫意。一句“亂山攢擁,流水锵然,疑非塵世也”,何其美哉。如此小序,簡直比這首詞還更美,即便單獨摘除作為一篇小品文,也足以與《記承天寺夜遊》媲美。
而這首詞本身也不遜色,開篇“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隐隐層霄”描繪出春夜所見之景,溪水彌彌、雲層隐隐,天宇寥廓、月色皎潔,詞人醉後乘月而行,一句“我欲醉眠芳草”足見詞人對此情此景的迷戀。
下阕換片更進一步抒發對景色月色的迷戀之情:“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這一溪風月之美,甚至舍不得馬蹄踏碎它,意境幽美、靜谧而純潔。
結尾兩句“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将詞人“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的過程濃縮,一聲杜鵑啼叫,天亮後又是一番新景,而這新景色的畫卷卻留白不語,回頭再讀序言中的“亂山攢擁,流水锵然,疑非塵世也”,令人回味無窮、令人神往不已!
一首詞,既有散文之幽美,又有詞體之韻味,一篇之内有兩種文體之美,可謂是千古奇篇,蘇東坡真乃古今少有的全才!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