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孟子三問

孟子三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9:38:40

孟子三問?與此同時,場地上同時搖起兩面旗子,一個是備戰數日的談天衍,另一個是尹文子許是看到尹文子的旗子先豎起來,司壇人徑直走向他,将他引到壇上,與孟夫子對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孟子三問?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孟子三問(孟子答鄒衍的五德終始說)1

孟子三問

與此同時,場地上同時搖起兩面旗子,一個是備戰數日的談天衍,另一個是尹文子。許是看到尹文子的旗子先豎起來,司壇人徑直走向他,将他引到壇上,與孟夫子對面。

“齊人尹文求教!”尹文子拱手。

“教字不敢當,先生請講!”孟夫子回揖。

“儒門倫理,子不逆父,臣不逆君,妻不逆夫,是否?”尹文子問道。

“正是。”孟夫子應道。

“子可弑父、臣可弑君嗎?”尹文子再問。

“不可。”

“既然不可,武王身為商臣,卻弑商君,夫子可有解釋?”尹文子發出重擊。

這是典型的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辯術,即以儒門所論反駁儒門所重。儒門所論為倫理,儒門所重為禮。儒門的倫理是三綱,即父子、君臣、夫妻三種人際關系,由此生出儒門之禮,即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三種制約關系。父為子綱生出仁,孝字當頭;君為臣綱生出義,忠字當頭;夫為妻綱生出禮,敬字當頭。三種制約關系不可逆,逆則不仁、不義、不禮,也即不孝、不忠、不敬,是謂大逆。對大逆之人,人神共擊之。然而,武王卻伐纣了。這是典型的下逆上、臣逆君,嚴重違背儒門所倡之倫理,攪亂儒門所尚之禮,而儒門所尚之禮卻又是亂禮在先的周公所制!

面對這個難以自圓其說的悖論,衆人無不振奮,目光紛紛射向孟夫子,看他如何作答。

“先生好問!”孟夫子斂神,語氣鄭重,“賊仁者為賊,盜義者為盜,既賊且盜,稱作獨夫。轲隻聽說過國人讨伐獨夫商纣,未曾聽說過武王弑君!”

真是一個精彩的應對,言簡意赅,振聾發聩,衆人齊聲喝彩。

衆人喝彩不是因為孟夫子的用詞,而是因為孟夫子的觀點,即臣可逆君,子可逆父,隻要這個君與父不仁不義。這一論斷與當下的天下大勢契合,因為從三家分晉到田氏代姜,無不是以下犯上,以臣逆君。至于晉君與姜齊是否賊仁盜義,他們已經沒有機會去辯了,曆史總是由後人書寫。

尹文子敬服,拱手退場。

接着上壇的依序是談天衍。

為這個時刻,談天衍籌備了整整三天,因而在上壇時目光沉定,每一步都走得踏實。

談天衍至其辯位,沒有施禮,而是二目如炬,直盯孟夫子。

孟夫子原本準備好在他施禮時回禮的,未料到他上壇即開目戰,一時慌亂,幾乎是在一息過後,方才整頓精神,倉促應戰。

二人就如鬥雞場上的兩隻鬥雞,各睜大眼,盯住對方,似乎他們眼裡射出的不再是光,而是劍,是箭,可将對手洞穿。

十息過去了。

二十息過去了。

三十息過去了。

但交戰雙方仍未鳴金,繼續以目光互射。

顯而易見,在這場目戰中談天衍占據上風,因他練就一門絕技,一旦盯準對手,兩眼可保持不眨長達三十息。孟夫子完全不行,目光雖也犀利,但每一息都得眨一次,三十息下來,敗勢顯著。

見勝局已定,鄒衍方才收目,跨前一步,抱拳揖道:“齊人鄒衍見過夫子!”

“鄒人孟轲見過先生!”孟夫子亦收回目光,抱拳回揖。

“夫子學識淵博,鄒衍不才,願以陰陽之說求教于夫子。”鄒衍開問。

孟夫子淡淡一笑:“轲願聞。”

“衍以為,天有五行,相生相克,夫子以為如何?”鄒衍祭出本門絕技。

“轲略有所聞,未得其詳,請先生賜教!”

“衍以為,五行乃金木水火土,”鄒衍侃侃言道,“五行相生,乃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乃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就轲所聞,”孟夫子淡淡應道,“此乃天道運行,典出于《尚書》之《洪範》篇。就《尚書》所載,天有五行,人有五事。天有五行,一為水,二為火,三為木,四為金,五為土。水可潤下,火可炎上,木可曲直,金可従革(像皮革一樣變形),土可稼穑。潤下生鹹,炎上生苦,曲直生酸,従革生辛,稼穑生甘。人有五事,一為貌,二為言,三為視,四為聽,五為思。貌宜恭,言宜従(從),視宜明,聽宜聰(明白),思宜睿(智慧)。恭當肅(嚴肅),從當乂(安定),明當晢(光明),聰當謀(遠慮),睿當聖(通達)。”

《尚書》為上古之書,經孔子編纂,孟夫子早已爛熟于心,此時娓娓道來,不僅駁回鄒衍将五行歸功于己的兩個“衍以為”,且又順道講出儒門所倡的人之五事,可謂是一氣呵成。

場上學子紛紛點頭,無不歎服孟夫子的博學。

“呵呵,”眼見處于下風,鄒衍深吸一口氣,笑出兩聲,“夫子博覽,衍歎服。《尚書》的确言及五行,但《尚書》之五行非衍之五行,《尚書》言及五行,卻未言及與之相應的五色與五德,衍之五行則涉之。”

“轲寡聞,敬請賜教!”

“衍以為,”鄒衍将話題拉向自己的近期發現,“五行相應于五色,金尚白,木尚青,水尚黑,火尚赤,土尚黃。天有五行,世有五德。五行相克相生,五德相殺相從。五行運于天,五德運于世。”

“請教先生,五德是如何運于世的?”孟轲眯起眼睛,以問捕捉戰機。

“帝王将興,上天必有預兆。黃帝之時,有大螾大蝼現于世,土氣勝,是以黃帝尚黃色,以土德治世,土德中和。至大禹時,草木秋、冬不枯,木氣勝,是以大禹尚青色,立夏朝,以木德治世,木德伸展。及湯之時,水中現金刃,金氣勝,是以湯尚白色,立商朝,以金德治世,金德收斂。及至文王,有赤鳥(鳳)銜丹書會聚于周室社廟,火氣勝,是以文王尚赤色,以火德治世,火德炎上。代火者必水,是故……”

鄒衍顯然意識到什麼,不說了。

“哈哈哈哈,”孟夫子爆出幾聲長笑,“好一個五德運行于世!”

斂住笑,盯住鄒衍,“依先生所述,代火者必水,水色為黑,天下列國,尚黑者唯有秦國,替代大周的當是秦國喽!”

“上天玄機,衍不敢洩露!”

“好一個上天玄機!”孟夫子占到支點,步步進逼,“黃帝行仁政,以仁德戰敗炎帝,方才一統天下。及至大禹,天降洪水,民不堪災,禹治洪水,再以仁德立夏朝。夏桀不修仁義,方為商湯所代。至于商纣,賊仁盜義,賢良或囚或戗,終至天下失序,文王遭囚,武王率國人伐之,立大周。周公制禮,天下重歸秩序,曆數百年至幽王。幽王失信,國人叛而殺之,平王東遷于洛,禮漸崩,樂漸壞,邦國争霸,陷入亂戰。先生不察仁義,而以偶見天象诠釋朝代更叠,實為牽強,不足論矣!”

“哈哈哈哈,”鄒衍報以更長的笑,“周公制禮,以王為天之子。河水出龍馬,洛水出神龜,龍馬載河圖,神龜背洛書,伏羲察之而得八卦,文王演八卦而得《周易》,孔子為之傳。鳳鳴于歧山,周室遂立。天降祥瑞,王必行慶典;天降災星,王必察過失。所有這些,難道不是你們儒者所津津樂道的嗎?”

鄒衍一擊重重打在七寸上,孟夫子一時語塞,呼呼直喘粗氣。

場上爆出喝彩聲,鄒衍臉上浮出得意的笑。

“好吧。”孟夫子苦笑一聲,抱拳,“子不語怪力亂神,轲亦不語。先生還有何問?”

鄒衍見好即收,亦拱手道:“承蒙夫子謙讓,衍無問矣!”一個轉身,趾高氣揚,健步下壇。

望着他的後背,孟夫子不失大氣,面含微笑,拱手相送。

【原創為《鬼谷子的局》作者寒川子所有,本文隻是節選書中部分内容、加工整理文章上下文結構方便讀者閱讀,啟發讀者思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