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讨論新書《遊蕩集》的封面上時,封底的一句文案和簡介,作者的第一感覺是流俗,說得我們無話可說,因為其中确實有流于俗的部分。
關于流俗,我們的解釋是要滿足一部分大衆的需求,其實還有要部分迎合市場的需求,但其中還有我們自相情願地覺得這種“流俗”的部分是大衆買單的一種方式,我們要去迎合它。
這幾天一直在想“俗”這個問題,雅俗共賞當然是一種很好的境界,但真正能做到雅俗共賞則殊為不易,稍有不慎,或功力不夠,就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也就是當代文化很突出的兩個特征:媚俗與刻奇。
米蘭昆德拉,1929年生,活着的文學傳奇
刻奇是德語“kitsch”的音譯,在中文語境裡,刻奇與媚俗都是從西方引薦而來的概念,兩者的使用一直是處于比較颠倒的狀況中。昆德拉作品有非常廣泛的中文讀者基礎,其中就出現了引薦外文世界經常會出現的狀況——誤讀,将昆德拉作品裡很重要的“刻奇”理解成了“媚俗”。
昆德拉翻譯家,東歐文學研究專家景凱旋關于昆德拉作品的媚俗的說法,更為接近昆德拉的本意:
景凱旋,東歐文學專家
昆德拉重新闡釋了刻奇這個詞,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裡,他說,刻奇是排斥一切非本質的東西。如“大便”這樣的詞,以前是不能出現在印刷品中的,因為它沒有意義,不是本質。作者在書中寫了兩滴淚,第一滴淚是看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而感動,第二滴淚是和所有人類在一起,為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而感動,這第二滴淚就是刻奇。它要求整齊劃一,排斥一切個人性。簡單地說,刻奇是一種僞崇高。用分析的語言說,刻奇是一種自我偉大的不真實的激情。恰恰與中文媚俗的意思相反。
刻奇:上個世紀普遍存在的一種文化現象“一個人在具有美化功能的哈哈鏡面前,帶着激動的滿足看自己”、“将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麗的語言把它喬裝起來,甚至連自己都無這種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流淚”……昆德拉所講的刻奇,幾乎貫串了二十世紀世界文化史的大半,在德國法西斯的宣傳文化中,這種整齊劃一的刻奇性表現得非常明顯。
刻奇最大的問題是會讓創作者失去真實感,會淪陷于一種創造出來的幻象之中而不自知,明明是假象,但身處其中的人還以為自己看到的才是真實。
刻奇并不等同于欺騙,身處其中的人還是有“信”,這也是它的可怕之處,如果刻奇的是一種反文明的事情,那後果不堪設想,在二十世紀的曆史上我們看到了不少這種狀況。
當代的媚俗,我們要如何超脫出媚俗走向未來。到了八十年代的文化熱中,對僞崇高的批判,對個性的張揚,本以為是在走向一條真正崇高的路,但九十年代一來卻發現“媚俗”在撲面而來。
顧名思義,媚俗就是迎合于世俗,世俗潮流是什麼,就做什麼事情。這在八十年代文化熱中,做媚俗的事情是會被人所不齒的事情,但文化推演到今天,媚俗卻成了主流,甚至成了身處其中的我們覺得勢不可擋的潮流。
以我自己所在的出版行業為例,這種媚俗化傾向就很明顯。抛開各種客觀原因不講,每年二十萬種新書中有多少是“垃圾書籍”,又有多少是媚俗的産物。
《風彈琵琶,凋零了半城煙沙》是給魯迅作品命名的書名,其中自然有出版方完全沒有文化的體現,但也是近些年這種媚俗化圖書的一種體現。在這種媚俗化下,出版方會去迎合這種市場需求炮制一類這種書送到讀者面前。
魯迅看了會流淚的書名
出版還是媚俗化很小的一個方面,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在媚俗,從僞崇高轉到媚俗化,沒有給人多少喘息的時間,來得太快,而且媚俗化并未有減弱的趨勢。
很可能,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要面對這種媚俗化的狀況,一個人想扭轉這種狀況是不可能的,需要很多人持之以恒前仆後繼的努力。對個人來說,并非沒得選擇,你依舊可以選擇一種崇高的生活,甚至可以有緣成為一個雅俗共存的人。
參考文獻: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作家出版社1987
景凱旋,《在經驗與超驗之間》,東方出版社201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