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農場哪個作物最好?你還記得當年讓人廢寝忘食的QQ農場嘛?,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qq農場哪個作物最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你還記得當年讓人廢寝忘食的QQ農場嘛?
衆所周知,那個曾經掀起全民偷菜熱的網頁端小遊戲,成為了許多人對騰訊的重要印象。人們起早貪黑就為了趕在第一時間收菜偷菜然後種下新的種子。
但你不知道的是,在QQ農場裡,騰訊雲也種下了一顆雲計算的種子。今天騰訊發布首部To B紀錄片《雲起十年》,回顧騰訊雲如何從QQ農場裡的一顆"種子"逐漸成長成熟,最終成為一朵亞太第四、全球第五的雲。
這是騰訊雲從0到1,野蠻生長的故事。
QQ農場裡的雲計算"種子"
在QQ農場掀起全民偷菜熱之前,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2010年9月騰訊開放平台正式上線。借助這個平台,騰訊開放了社區API,開發者可以為QQ空間提供社交遊戲、工具等内容。
這也才有了後來QQ農場的走紅,一舉成為全民皆談的爆款遊戲。
但爆款也有爆款的苦惱。由于太過火爆,騰訊為了支撐QQ農場擴容了幾千台服務器。與此同時,騰訊發現平台上的第三方合作夥伴大多缺乏好的基礎設施能力,于是騰訊成立了開放雲,即騰訊雲的前身。
經過幾年的發展,2013年9月,騰訊雲宣布向全互聯網開放,開始向全行業提供雲能力,并為滴滴等企業提供雲服務。
生根發芽,質疑中成長
但事物發展的過程總要沖破某種阻礙——就在看似迎來茁壯成長的時期,騰訊雲向上發展的勢頭卻碰到了一塊名叫"質疑"的石頭。
"每次一去見客戶,客戶的第一反應就是騰訊還做雲?為什麼要做雲?"在騰訊雲副總裁答治茜回憶裡,這是2013年之後他每次見客戶都會聽到的問題。談及發展初期的困難,答治茜表示,雖然現在騰訊雲的規模和數字好看,但在剛起步的時候,他們覺得3.6億的KPI都很難完成。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因為拿下一個200M小單而歡欣鼓舞,也會為丢掉一個10G大客戶而痛徹心扉。為了騰訊雲向業界證明騰訊雲的示例,他們決定先努力突破标杆案例建立行業信心,然後拿出大量優惠扶持政策建立生态,并通過團隊滾動保持戰鬥力。
最終,騰訊雲從一個"不被客戶理解為什麼做雲"的幼苗,用技術和服務勇敢地刺開堅硬的質疑,伸展枝葉旺盛成長。
作戰部隊集結,三軍歸一
在IDC咨詢發布的《2017年(1月-6月)中國公有雲市場份額(IaaS)》報告中,首次出現了騰訊雲的身影,它以9.6%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公有雲第二。
雖然邁入了雲計算第一梯隊,成為騰訊ToB服務的主要承載者,但在彼時的組織架構中,騰訊雲仍屬于社交網絡事業群(SNG),與其他BG在業務上多少存在橫向和縱向上的交叉,有時甚至有沖突,就像記錄片中說的,客戶到底該找誰?騰訊To B業務需要一個統一且更強大的出口,來向行業傳遞自身能量。
為了更統一地向行業輸送服務能力,騰訊在2018年9月宣布了一項重大組織架構調整,這也是騰訊有史以來第5次組織架構調整——騰訊雲被單獨拉出與其他ToB業務一起成立了雲與智慧産業事業群(簡稱"CSIG")。
至此,騰訊ToB業務三軍歸心,其令一也。
毫無疑問,全力進軍TOB領域的騰訊仍是一顆富有成長空間的樹,未來也将迎接更多挑戰續寫自己的生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