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句子中的漢字怎麼讀?日語中夾雜了不少漢字,甚至很多人名和詞彙就是直接從日語中原封不動地拿過來,如東京、京都、大阪、菅義偉等,但我們也隻是把字拿過來了,讀法卻未必非常清楚在日語中漢字的讀法,與漢語的讀法是有很大差别的今天就來簡單聊聊日語中漢字的讀法讀了這篇文章相信你對這個問題就了然于胸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日語句子中的漢字怎麼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日語中夾雜了不少漢字,甚至很多人名和詞彙就是直接從日語中原封不動地拿過來,如東京、京都、大阪、菅義偉等,但我們也隻是把字拿過來了,讀法卻未必非常清楚。在日語中漢字的讀法,與漢語的讀法是有很大差别的。今天就來簡單聊聊日語中漢字的讀法。讀了這篇文章相信你對這個問題就了然于胸了。
簡單說,日語中漢字的地方有兩種,一種是音讀,一種是訓讀。什麼是音讀和訓讀呢?音讀,就是模仿漢字本來的發音而形成的發音,即漢字傳過去的時候,當時的日本人所聽到的中國人的發音,于是他們也模仿這種讀音。由于日文假名是拼音文字,于是就用假名來記錄這些發音,它們才得以流傳到現在。注意,音讀的音模仿的古代漢字的音,所以與現代漢語中漢字的發音有些像,但不完全相同,有的字差别很大,根本聽不出來。相同或相似的,如山,日文讀san(さん),天,日文ten(てん),等等,完全不同的,如樂字,漢語中是多音字,相對應的,日語中也有兩個讀音,gaku(がく)對應yue的讀音,raku(らく)對應le的讀音,但這兩個讀音跟漢語差别都很大,就是後面多了個音節ku。日語中很多這樣的讀法,就是一個字讀兩個音節,還有如一,讀作ichi(いち),別,讀作betru(べつ),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些字在古代漢語中屬于入聲字,所謂入聲字,就是有輔音韻尾的字,隻是輔音韻尾比較急促,基本上聽不出來,比如一,古漢語中大緻讀音是it,尾音t是發不出來的,隻是用舌頭頂一下上牙齒,準備發t音但不發出來,但日語中沒有這種特殊的發音,讓他說的話,直接就把t發出來了,并且又給t配了個元音,所以一的發音就變成了いち兩個音節。含有作為歡樂的樂,也是入聲字,古代的讀音大緻是lok,到日語中就變成了loku了。中國古代的入聲字有三種,即分别以p、t、k結尾的字,到日語中這些結尾就分别變成了u、ti(或tu)、ku這類發音了,這種對應是很有規律的,所以,懂了入聲字,對于日語漢字的學習很有幫助,相反,學習了日語漢字,也有助于了解入聲字和古代漢語的發音。
日語漢字的另一種發音就是訓讀。訓讀,簡單說,就是用日本本民族的語言去對應漢字,它實際上是一種翻譯。例如在日本的民族語言中,山叫做yama(やま),但在書寫時不寫成やま,而是寫成漢字的“山”,但讀的時候仍然讀作やま,所以やま就成了山這個漢字的訓讀音。可以作個比喻,就像英國人把漢字“山”引進了英語,但他們卻把“山”字讀作mountain一樣。再比如,道路的道,音讀是doo(どう),跟現代漢語道字的讀音基本相同,而訓讀則是miti(みち),這個就是日本人固有的讀音。訓讀主要出現在單個事物或動詞等上面,例如走る這個詞,在日語中是跑的意思,它讀作haxiru(はしる),就是訓讀,為什麼後面還帶個る尾巴呢?這是因為日語的動詞大部分都帶有る這個尾巴,如果光秃秃地寫成漢字“走”,看不到這個尾巴,顯示不出來它的詞性,加上這個尾巴,就顯示出它是動詞。但不管是否顯示,它的讀音はしる是不會變的。當然,訓讀的本質是借用漢字表意,日本人也完全可以把走改成跑,寫作“跑る”,讀音仍然不變,日語中這種換字的詞彙不少。但由于日本民族固有語言是比較匮乏的,很多時候用漢字表達的意思沒有固有語言對應,所以這些情況下也隻有音讀,沒有訓讀。尤其是一些用漢字造的新詞彙,更不可能有訓讀了,所以它們的發音都是音讀。
日語漢字就以上兩種讀音。我們所熟悉的東京,在日語中讀作tokyo,實際上就是東(to)和京(kyo)兩個字的音讀。但大阪不同,大阪讀作oosaka,是訓讀,大這個意思在日本民族語言中讀作oo,阪讀作saka,所以大阪不是音讀,如果按音讀,大概可以讀作daibann,但如果你這樣讀,日本人肯定聽不懂。
再來說說日本首相菅義偉的讀法。經查詢,菅義偉讀作sugayosihide(すがよしひで),很明顯是一種訓讀,菅讀作すが,義讀作よし,偉讀作ひで。菅大概是一種植物,這種植物在日語中讀作すが,或すげ。義在漢語中是義氣的意思,但在日語中沒有表示這個意義的詞,于是隻能用最普通的表示好的詞來讀它,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喲西(よし)。偉讀作ひで,經查字典,說ひで是日本男人常用的起名用詞,意思自然是好的喽,所以選了偉這個字,當然也有寫作英、秀等字的,其實讀音都是ひ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