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養生的時代來臨了,生活中各種養生方式層出不窮,最受人歡迎的則是運動養生方式。
運動養生概念,是“運動”和“養生”兩詞的有機組合,用活動身體的方式實現維護健康、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
運動起源于人類原始的生存和發展本能,從距今30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誕生之日開始,到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以至将來,運動始終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生存與發展本能之一。
前賢有雲: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藥王孫思邈認為,運動可以使百病除行,補益延年益壽,眼光輕盈,不再疲勞。
中醫的角度來看,運動有利于五髒:脾主四肢、肌肉;肝主筋;腎藏相火;心主神;肺主氣,司呼吸。
生命在于運動,雖然運動可以增強體質,但是不恰當的運動無益于健康,過度的運動會損害陽氣,陽是生命的基礎,過度消耗陽,等同于生命的消耗。
常見運動養生方式如下:
散步、跑步、健身操、健美操、遊泳、登山、太極拳、晨跑、夜跑、瑜伽、騎自行車等等。
登山,是良好的戶外運動,取其景緻自然,空氣新鮮,于怡情中健身,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登山之樂,由來已久。
遊泳,古代受氣候的限制,不能四季皆行,但春江水暖,更衣遊水,沐浴自然,《論語》中有“暮春之日,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跑步,需須量力而行,要持之以恒,一般人選擇跑步距離,在1000-3000之間較為适宜。
衆多運動養生方式中,晨跑受歡迎程度較高,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比較傾向于晨跑養生鍛煉。
晨跑:
第一:可以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緩解心身疲勞。
第二:可以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多運動會有身體體質明顯變強的感覺。
第三:跑步可以鍛煉肺活量,通過呼吸肌力量的加強,增加呼吸氣體的量。
第四:增強心髒的射血能力,運動員心率比正常人低,這就是鍛煉的效果,心髒同樣跳動一次,泵血能力要強不少。
第五:經常跑步可以讓人的形體健美、身體健壯,精神健康,更加陽光。
晨跑每天30分鐘,一周150分鐘以上,最好快慢交替進行,一會快、一會慢,更加有利于對身體的刺激。
晨跑适合跑多少公裡?每天堅持晨跑的人,要把握好分寸
正常情況下,人體需要保證每周10-12公裡的跑步運動量,才能滿足健康所需,大約每天跑步鍛煉30分鐘左右。
每天早上最好跑30-40分鐘,距離上不少于5公裡,不多于10公裡,這樣的運動強度對鍛煉身體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剛開始晨跑鍛煉的人,可以不必追求公裡數的限制,每天晨跑滿足30分鐘-40分鐘,在感覺到身體微微出汗,可以提高跑步的速度。
這樣的時間和距離,可以燃燒掉大量的脂肪,達到很好的減肥效果,超過10公裡已經屬于超負荷了,長此以往會損害關節。
晨跑距離參考值:僅供參考
30-39歲:12分鐘跑完距離達不到1.5-1.8公裡,說明鍛煉水平較差,達到 1.8-2.6公裡,說明鍛煉水平為良好,超過2.6公裡,即達到優秀鍛煉水平。
40-47歲:鍛煉水平較差者每12分鐘跑完的距離為1.6公裡以内,良好者為1.7-2.4公裡,優秀者為2.5公裡以上。
50歲以上:較差、良好和優秀者每12分鐘跑完的距離則分别為1.5公裡以内、1.6-2.4公裡和2.5公裡以上。
晨起空腹跑步好還是飯後跑步好?
空腹跑步:
空腹運動不會增加内髒器官負擔,避免岔氣、腸胃痙攣,且能量消耗較大,脂肪及熱量代謝較快,會燃燒儲存糖原進行供能,更有助于減肥。
飯後跑步:
飯後跑步會使未消化的食物随着身體跑步在胃裡運動,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痙攣,導緻腹痛、惡心、嘔吐,從而引起胃器質性的損傷和胃功能的下降。
結語:
《黃帝内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都提倡早起運動: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于庭……夏三月,此謂蕃秀。
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于日……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冬三月,此謂閉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