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魚忘筌,“筌”指的是用竹條編織而成的捕魚用的器具。
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總是戰亂不斷,常常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為了躲避戰亂,避免殃及,隻能四處逃難。一戶原本是以打獵為生的人家,逃難到了一條大河附近。
過了些時日,妻子對丈夫說:“咱們以後啊,就得在這兒生活了,你去找些竹條來吧。”丈夫撓撓頭,一臉疑惑地問妻子:“找竹條來幹什麼呀?”妻子說:“你看,這裡沒有适合我們打獵的樹林啊,就隻有這一條大河。我們以前打獵用的方法在這裡用不上了,以後我們隻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現在我給你用竹條編一個筌籠,今後我們就以捕魚為生吧。”丈夫立刻明白了,說:“嗯,我知道該怎麼做了。”他知道妻子的父親曾經是個漁夫,會捕魚,妻子肯定也會一些捕魚的方法。于是,他立刻出去找了一大捆竹條回來。
妻子花了很長時間,用竹條編出一個怪模怪樣的籠子來。丈夫以為這樣就可以了,後來看到妻子又在籠子口周圍,編上了一些倒鈎刺。丈夫看着很新奇,就問妻子:“這倒刺有什麼用啊?”妻子說:“你想啊,有了這倒刺,大魚進來了,它想出去的,這些倒刺就會刺到它,它就出不去了。”妻子用了一天的時間,編好了兩個捕魚的筌籠,在筌籠拴上繩子,還在每個筌籠上系了浮标。
第二天,丈夫挑着兩個筌籠來到河邊,按照妻子教給他的方法,他把兩個筌籠慢慢地放在了水裡。他就在河邊的一塊石頭上坐下來,手牽着繩子盯着水面的浮标看。過了好一會兒,突然,一個浮标猛烈地晃動起來,丈夫興奮得一下從石頭上跳了起來,興奮地喊道:“一定是大魚進籠子啦,哈哈。”他趕緊拽繩子,果然一條大白鲢魚,正在這筌籠裡橫沖直撞,想逃出來,但是那籠子裡的倒刺,擋住了它的退路。大魚就這樣随着籠子一起上了岸,緊接着另一個浮标也在劇烈的晃動,看來另一個筌籠裡也進來大魚了。丈夫手忙腳亂地把另一個筌籠拉了上來,裡頭有兩條大鲢魚。他在旁邊的柳樹上扯了幾根柳條,穿過鲢魚的腮,兩手提着魚就要往家裡走。他往地上的筌籠看了過去,心想,這樣那兩個筌籠就拿不了了。可他轉念一想,我不就是來捕魚的嘛,既然捕到大魚了,我還要這筌籠幹什麼?所以他随手把這筌籠給扔河裡去,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還沒進家門的丈夫就喊朝屋裡喊:“夫人啊,快出來,你看我捕了這幾條大魚,夠咱們吃好幾天的了!”妻子看自己做的筌籠真的捕到了大魚,心裡非常高興。得意地問丈夫:“怎麼樣,我編的筌籠好用吧?”轉眼一看,丈夫沒帶着筌籠,接着又問:“筌籠呢?”丈夫一揮手:“都捕到魚了,還要筌籠幹什麼?我給扔了。”妻子愣了一下,又好氣又好笑地說:“你把筌籠扔了,以後拿什麼捕魚啊?”丈夫一下子反應過來了,愣在門口那裡,一臉尴尬地笑着說:“哎呀!是啊,你看我這大腦瓜子…”。
後來人們就用“得魚忘筌”這個成語比喻事情成功了,就忘記了本來可以依靠的東西。現實中,希望朋友們不要成功了,就忘記那些幫助我們成功的人。俗話說,飲水思源,才能走得踏實長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