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君子不役于外物

君子不役于外物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4 17:14:50

君子不役于外物?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劉淑婷,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君子不役于外物?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君子不役于外物(君子使物不為物使)1

君子不役于外物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劉淑婷

《世說新語》中記載了兩則發人深省的小故事。一則是“阮裕焚車”的故事——阮裕在剡縣做官,曾有一輛非常好的車子,無論誰來借,他都會應允。有一次,有人因葬母需要用車,想向阮裕借車卻沒好意思張口。阮裕聽說這件事後,歎道:“我雖有好車但使人不敢來借,要車又有什麼用呢?”于是,他便把自己的車子燒掉了。另外一則是“身無長物”的故事——王恭從會稽回家後,同族長輩王大去看望他,看見他坐着一張六尺長的竹席子,便說:“你從東邊回來,自然會有這種東西,可以拿一張給我。”王恭沒有說什麼。王大走後,王恭就卷起所坐的那張竹席,讓人送給王大。自己沒有多餘的竹席,隻好坐在草席子上。王大聽說後很吃驚,對王恭說:“我原來以為你有多餘的,所以問你要呢!”王恭答道:“您不了解我,我為人處世,沒有多餘的東西。”

威生于廉,而湮于私,在對待身外之物方面,阮裕與王恭堪稱“君子使物,不為物使”的典範。“君子使物,不為物使”出自《管子·内業》,意思是成功的人會恰當利用外界事物,卻不會被外界事物牽制。這句充滿哲理的古訓告誡從政者:克制貪欲、不為物役,才能做到正道直行、不偏不倚,說話做事才不會失掉應有的底氣和底線。

綜觀近年來衆多“落馬”黨員幹部的堕落軌迹,他們之所以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皆因貪念使然:未處理好人與物的關系,将權力看作是謀求利益的手段,丢掉了自己的初心,最終淪為物的奴隸。譬如,“愛玉成癡”的倪發科、被稱為“玉石局長”的董龍等人,無不是癡迷玩物、貪心不足,拿着歪解了的“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去自欺欺人,結果得了“美玉”、丢了德行。

從本質上看,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具有兩重性——既可以成為為人民服務的工具,也可能成為謀取私利的手段;既可以激勵人奮發努力,也可能誘使人腐化堕落。廉潔從政,從來都是赢得民心、實現政治清明和社會安定繁榮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權力從何而來、為誰行使的問題上,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在如何用好手中權力的問題上,要時刻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責任感,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善始善終。

清代文集《解人頤》中收錄了一首《不知足詩》,入木三分地描摹了追名逐利之人的貪婪之相:“終日奔波隻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得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拴了騾和馬,歎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西。”欲望的閘門一旦打開,貪欲便會像洪水一樣一瀉千裡,不可收拾,最終結果也不過是“南柯一夢”罷了。正如古人所雲,良田萬頃,日食三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為人處世應知足常樂,常思貪欲之害,自覺摒棄非分之想,始終保持正直的品格和淡泊的心境。

“高飛之鳥,死于美食;深泉之魚,死于芳餌。”在不義之财、非我之物面前“心不動”“手莫伸”,對黨員幹部來說至關重要。“君子使物,不為物使”,切記切記!(劉淑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