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俗稱鬼節、亡人節、七月半,七月十四(另一說七月十五 )祭祖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與清明節、寒衣節并稱為三大鬼節。它的産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節日形成于北魏時期,迄今已千年有餘。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美味佳肴、時蔬果品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其文化核心是追懷先人、敬祖盡孝。
送亡獻飯 雲曉立攝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漢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
中華民族的歲時節令有所謂“三元”,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正月十五漢族稱上元佳節(即元宵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我國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的《觐禮》篇稱:“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當然,古代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權利,庶民百姓隻能祭祖。東漢時,張陵(一名張道陵)創立五鬥米教(天師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之三官手書”。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為一。
民間最普遍的說法,天官大帝為堯,地官大帝為舜,水官大帝為禹。天官全稱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簡稱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地官全稱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清靈帝君(簡稱中原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故稱地官赦罪。
水官全稱下元三品七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旸谷帝君(簡稱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太清境。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故謂水官解厄。
中元節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赦罪之日。傳說這一天,地府大開地域之門,放出全部鬼魂,讓其後輩兒孫接回家享受香火供養,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墳,地方上一般也都要祭祀孤魂野鬼。所以,中元節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按照佛家的說法,陰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衆生,報謝父母養育慈愛之恩。盂蘭盆是梵語。“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意為: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堕入地獄的苦難衆生。
釋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弟子名喚目犍連(俗稱目連),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稱。相傳目連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看到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将飯菜拿給母親食用,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焰灰。目連向釋迦牟尼佛哭救。佛陀告訴他,必須集合衆僧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目連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
據《佛祖統紀》記載,梁武帝時開始設壇舉行盂蘭盆法會。自此往後,曆代帝王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因此在中元節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托對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讓人謹記父母的恩德。
中元節原為農曆七月十四(另一說七月十五 ),延續至今,不同地方的中元節已不再統一是七月十五這天,而是七月十一到七月十五。
騰沖中元節的習俗與國内其他地方出入較大,節期跨度達半月之久。一般是七月初二“接亡”(周年内有“新亡人”的初一“接亡”)。七月十三“送亡”(“新亡人”七月十二送)。
“接亡”這天要準備較為豐盛的菜肴,供桌上方懸挂寫滿家族亡人名字的“亡單”,桌子兩邊擺上“亡秧(稻谷和豆子的幼苗,據說是給亡魂乘涼。騰北地區不用)”,中間擺一樽香爐,還要擺一些時鮮水果、茶酒糖食之類。“接亡”時,先是把大門打開,然後在門下燒一些黃錢、大锞,請門神為亡人放行。接亡者(通常為家中長者)一邊念着亡人的名字,一邊跨進大門,門後擺着洗臉水、毛巾、牙膏、牙刷等,讓亡人洗去旅途塵埃和疲勞。有的人家要用茴香杆紮一闆橋搭在大門檻上,供亡魂通過,意為“招亡回鄉”。此後,每天早中晚三餐都要燃香、獻飯、敬茶酒。這段時間騰沖人家每天都要有人在家“獻亡”,費盡心思、變着花樣的找一些好吃的給先人享用。有時全家去做客或上餐館吃飯,都要帶一些回去給亡人。遇到街子天,還會燒一些紙錢給亡人上街購物用。總之,就是努力招待好回家的亡魂,讓他們心生歡喜,在陰司保佑後輩兒孫家安人吉、畜旺财興、讀書長進、幸福快樂。
“送亡”儀式程序更為複雜,更為隆重,飯菜也更為豐盛,雞鴨魚肉、時蔬佳果、糕餅甜點、美酒香茶等等,凡是家中有的或有條件買到的無不應有盡有。“年年有個七月半,家家打包送出來”。 所有為亡人準備的“金銀锞錠”都要用包(類似現在大信封)按不同亡人的名諱一一分别裝好,寫上“奉祀,孝×××(祭祀人姓名),恭逢中原令節秋祭之期,虔備金銀锞錠,裝束一包化奉,故×××(亡人名諱)一位正魂冥中收用,××年七月十三日敬具謹封”字樣。衣褲鞋襪等日常用物也要用統帕或紙箱裝好,一樣要寫上收用“亡人名諱”,待獻飯後“宣包”焚化。親友家中如有“新亡人”,要專門打兩個包送去,謂之“送包”。燒包(若不打包則燒一些紙錢)時要燒幾包刀豆和幾條小幹魚,刀豆據說是給亡人做挑東西的擔子,意為“逗留餘香”。獻飯燒包時,還要單獨在旁邊獻一碗湯飯,燒些散錢小锞,給無後人侍奉的孤魂享用。
金銀锞錠 高登澤攝
白錢 段應宗攝
黃錢 段應宗攝
打包 段應宗攝
冥币、包 盧豔提供
送亡獻飯 劉安平攝
送亡儀式結束後,七月十四還要繼續獻飯,直到晚上獻過宵夜後,亡人們才真正踏上歸途,去趕七月十五的“盂蘭”勝會(騰沖老輩多訛為魚龍大會)。至此,整個中原節才降下帷幕。
獻飯、燒包 盧豔提供
“年年有個七月半,前人做給後人看”。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與中原大地節俗一脈相承的中元節,被一輩輩騰沖人用自己的方式薪火相傳至今。在傳統文化重新受到重視和推崇的今天,節日蘊含的感恩天地自然,寄托哀思、敬祖孝親的優良傳統,無疑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來源:騰沖市文化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