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太子參适宜種植區域生産技術

太子參适宜種植區域生産技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07 13:23:09

太子參适宜種植區域生産技術

1功能作用

太子參的藥用價值比較豐富,可以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用于脾虛體倦,食欲不振,氣陰不足,病後虛弱,自汗口渴,肺燥幹咳 ,有保護心肌、增強免疫、抗氧化、抗應激、降血糖、止咳作用 。

2發展狀況

2.1 種植曆史變遷

20世紀50年代,太子參在山東臨沂和莒南縣開始引種馴化和大面積試種。 20世紀60年代末,在福建閩東山區開始引種太子參,并逐步成為當地山地資源開發利用的支柱産業。 1973年安徽宣城試行太 子 參 野 生 變 家 種,至 1991 年 擴 種 面 積 達5 000餘畝,成為安徽省的重點地産品種之一。貴州省施秉縣最早于1992年從福建柘榮引種栽培,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國太子參的主産區之一,商品性狀良好。

2.2 市場價格和需求變化

太子參自1985年至今,經曆了3次價格的高峰和低谷,每次約隔10年 。近年來,太子參價格雖然波動,但整體上價格呈現上升趨勢,統貨在80元/公斤左右。

20 世紀 80 年代,全國太子參年需求量僅為 500噸。随着太子參在中成藥、保健食品、民間藥膳、煲湯、獸藥飼料、化妝品中得到普遍使用,特别是近幾年衆多制藥企業紛紛開始生産健胃消食片,太子參需求量大增。目前,國内太子參的總産量在6 000噸左右,其中國内銷售的太子參在4 000 多噸左右,出口的太子參在1 000多噸。國内市場主要在沿海和南方城市,國際市場集中在亞洲。

3市場前景

預計未來,太子參的市場前景良好,市場需求量也将逐步增加。

1 )在政策方面。《貴州省新醫藥産業發展規劃(2014~2017年)》、《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醫藥産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黔府辦發〔

2016 〕39号)》等相關文件中,明确要求推動太子參進入藥食兩用原料目錄和新資源食品目錄,開發保健品市場,這将大大擴大對太子參的需求 。

2 )在市場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太子參除藥用行業市場需求量較大外,其它如食用保健行業、化妝品行業、飲片等市場還有巨大潛力待挖掘 。

3 )在科研方面。随着對太子參新藥理作用研究的深入、發現及證實必将産生更加廣泛的應用領域。這将對我省的太子參産業發展有巨大的拉動作用 。

4收益分析

太子參生長期短、見效快,一般生長8個月即可收獲。

一般每畝種植費包括:

1 )種子費。需要25公斤/畝,按70元/公斤計,需1 750元。 2 )種植人工費。需要22個工(其中栽種6個工、中耕8個工、采挖8個工),按70元/天計,需1 540元。 3 )肥料和農藥費大約需800元。合計每畝成本是4 090元。按每畝收獲150公斤幹品統計、2018年貴州市場統價最低按 80 元/公斤計算,總收益為 12 000元。除去成本,每畝淨收益可達7 910 元左右。

5适宜種植區域

貴州省最适宜種植太子參的區域主要有黔東南州的雷山縣、施秉縣、黃平縣、凱裡市、麻江縣、丹寨縣;黔南州的福泉市、都勻市、龍裡縣、貴定縣、甕安縣、平塘縣東部;貴陽市的清鎮市、修文縣、息烽縣、開陽縣;畢節市的黔西縣、金沙縣;遵義市的彙川區、紅花崗區、播州區、仁懷市東南部、湄潭縣、桐梓縣中部;銅仁市的松桃縣 。

6種植要求條件

1 )土壤條件。太子參喜歡肥沃、疏松、腐殖質含量較為豐富的砂質土壤。2 )氣候條件。太子參怕高溫曝曬,抗寒能力較強。溫和濕潤的氣候比較适宜太子參的生長。3 )海拔條件。要求在海拔800~2 700米種植比較好。

7适宜品種

在我國,太子參的三大主産區分别是福建、貴州和安徽,各個主産區擁有自己選育的品種。

1 )福建主要品種有柘參1号、柘參2号、柘參3号。有“中國太子參之鄉”的美譽。2 )貴州主要品種是黔太子參1号。以施秉、黃平縣種植為主,輻射16個縣市。貴州太子參品牌主要是施秉太子參,成為國内三大産區之一。3 )安徽主要品種是宣參1号。主要在宣城市、亳州、黃山等皖南地區種植,是全國太子參三大産區之一。

4 )其他産區:山東、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等省也有種植太子參,但産量不大。

8栽植管理

8.1 選地與整地

種植太子參宜選擇疏松肥沃,向北、向東略帶斜坡的沙壤土。太子參不宜重茬,種植2~3年應輪作1次,前季作物忌茄科植物,以豆類及禾本科作物為宜。一般在早秋作物收獲後,将土地翻耕,播種前結合基肥施用再翻耕一次。

施足基肥,一般每畝用腐熟的廄肥、人畜糞等混合肥3 000公斤和過磷酸鈣30公斤,搗細撒勻後再行耕耙、整細土壤,除淨草根、石塊等雜物,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倍液或 50%辛硫磷乳油 800倍液噴灑土表消毒。作寬1.2米、高25厘米的畦,畦長依地形而定,畦溝寬30厘米。

8.2 繁殖方法

太子參的繁殖主要有種子繁殖和塊根繁殖2種方法,人工種植以塊根繁殖為好。塊根繁殖具有産量高、品質好、銷量大等優點,而種子繁殖塊根小、産量低,主要用來培育種苗。

8.2.1塊根繁殖 太子參塊根繁殖有橫栽和豎栽

2種方式。

1 )橫栽。在畦面上開直行條溝,溝深 7~10 厘米,溝内撒入腐熟基肥并稍加細土覆蓋,将種參平卧擺入溝中,頭尾相接,株距5~7厘米,行距15厘米,最後将畦面整理成弓背形。2 )豎栽。在畦面上開設直行條溝,溝深13厘米,将種參斜排于溝的外側邊,芽頭朝上,離畦面7厘米,株距5~7厘米,要求芽頭位置一律平齊,習稱“上齊下不齊”。然後再在第二溝内擺種,以此類推,栽後将畦面整成弓背形。

8.2.2 種子繁殖 在5~6月果實将要成熟前,連果柄剪下,置室内通風幹燥處陰幹收集種子,立即進行混砂濕藏,放于大小适宜的木箱中,上面不加蓋,置通風陰涼處,待秋季或翌年春季播種。每畝用種量約2.5公斤,用種子繁殖時收獲時間晚一年。

8.3 田間管理

1 )中耕除草。太子參出苗時生長緩慢,越冬期雜草生長較快,早春應淺鋤1~2 遍,以後見草就拔除,保持田間無雜草。2 )澆水。栽植後若遇秋幹,土壤幹燥,可多次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促使生根。冬季雨雪、春季雨水偏多,注意清溝瀝水,切忌畦面積水。3 )追肥。太子參施肥以農家肥、複合肥基施為主。生長期間慎用追肥,以防瘋長,一般在苗2葉1心期看苗施用複合肥,少施、早施,每畝用量5公斤,特别瘦弱苗,可用尿素液葉面噴施。追肥不宜過遲,量不宜太大,否則會造成植株徒長,須根過多,産量下降。

9病蟲害防治

9.1 白絹病

1 )選用無病蟲危害的健壯種根種植。 2 )選擇地勢高燥,地下水位較低的沙壤土種植。整地前畝施石灰30~40公斤對土壤消毒。 3 )施用腐熟的人畜糞肥,防止肥料帶病菌浸染。 4 )栽種前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藥液浸種根10分鐘,或用雜草鋪于地面放火焚燒對土壤進行殺菌。

9.2 根腐病

1 )選用健壯無病的種根種植,不在發病的田塊中留種。 2 )與禾本科等作物實行3年以上的合理輪作。 3 )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種植,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4 )雨季及時排除積水,注意疏松土壤。 5 )發病初期及時拔除中心病株,并用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托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澆灌病穴及周圍植株。

9.3 立枯病

1 )收獲後及時清理田間病殘體,并帶出田外集中銷毀。 2 )與高粱、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輪作3年以上。 3 )雨後及時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 4)在播種或移栽前,每畝撒施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公斤。 5)若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并在病穴處澆注10%石灰水消毒;并可根據病情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全田噴施。

9.4 病毒病

1 )選用無病毒病的種根作種。 2 )科學肥水管

理,增施磷鉀肥,注意排灌結合。 3 )認真清園,減少越冬病源。 4 )在太子參生長期,選用10%吡蟲啉1 500倍液或25%吡蚜酮2 000倍液噴施,滅殺傳毒蟲媒。 5 )發病症狀出現時,選用磷酸二氫鉀或20%毒克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

9.5 葉斑病、霜黴病、黑斑病

1 )注意清潔田園,加強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2 )發病期選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噴施。

9.6 紫紋羽病

1 )加強田間管理,增施磷鉀肥,使幼苗健壯,增強抗病力。雨季多雨時應及時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 2 )病區在播種或移栽前,每畝撒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公斤。 3 )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并在病穴處澆注10%石灰水消毒。根據病情可選用75% 百菌清可 濕 性粉 劑 600~800 倍 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施。

9.7 鏽病

1 )清除雜草等轉主寄主。 2 )發病期選用15%粉鏽甯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或50%萎鏽靈乳油800倍液等藥劑噴施防治。

9.8 蟲害

太子參蟲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針蟲

等。防治方法:

1 )燈光誘殺成蟲。 2 )施用的糞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溫堆肥。 3 )田間發生期用90%敵百蟲1 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澆灌。 4 )用25~30克氯丹乳油拌炒香的麥麸5公斤加适量水配成毒餌,于傍晚撒于田間或畦面誘殺。

10 初加工方法

太子參的初加工方法包括曬幹和燙制曬幹。

1 )曬幹。将鮮參攤于曬場上,曬至3~6成幹時,搓揉去須根和泥土,再曬至脆幹。 2 )燙制曬幹。将鮮參洗淨,用沸水浸燙 1~3 分鐘,攤于曬場曬幹。

11商品要求

11.1 商品規格

太子參以身幹、無細根、大小均勻、色微黃者為佳。

1 )外觀性狀。呈細長紡錘形或細長條形,稍彎曲,長3~10厘米,直徑0.2~0.6厘米。表面黃白色,較光滑,稍有縱皺紋,凹陷處有須根痕,頂端有莖痕。質硬而脆,斷面平坦,淡黃白色,角質樣;或類白色,有粉性。氣微,味微甘。

太子參适宜種植區域生産技術(太子參适宜種植區域生産技術)1

2 )商品規格。燙參,面光色澤好,呈淡黃色,質地較柔軟;統貨,牙黃色,粗壯,無須根雜泥,大小均勻。

11.2 内在質量

1 )按幹燥品計算。水分 ≤14.0% ,總灰分 ≤4.0% ,水溶性浸出物 ≥25.0% 。

2 )重金屬殘留量。重金屬總量 ≤20.0毫克/公斤;鉛( Pb ) ≤5.0毫克/公斤;镉(Cd ) ≤0.3m 毫克/公斤;砷( As ) ≤2.0毫克/公斤;汞(Hg) ≤0.2毫克/公斤;銅( CuO ) ≤20.0毫克/公斤。

3 )有機氯農藥殘留量。滴滴涕( DDT ) ≤0.1毫克/公斤;六六六( BHC ) ≤0.1 毫克/公斤;五氯硝基苯( PCNB ) ≤0.1毫克/公斤;艾氏劑(Aldrin )≤0.02毫克/公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中秋節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