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
家用血糖儀在糖尿病患者當中越來越普及,患者足不出戶即可知道自己的血糖情況。但有些患者由于操作使用不當,經常出現血糖監測結果不準确的現象。那麼怎麼測血糖才能更準确呢?
掌握正确的血糖監測技巧
● 檢查血糖儀功能是否正常,試紙是否過期,試紙代碼是否與血糖儀相符(每盒試紙都有編碼,需要在測量前根據試紙的編号調整儀器)。
● 将采血針安裝在采血筆内,并根據皮膚厚薄程度調整好采血針的深度。
● 用溫水或中性肥皂洗淨雙手,反複搓揉準備采血的手指,直至血運豐富。
● 用 75% 酒精消毒指腹,待幹。打開血糖儀開關,準備好采血試紙(若采用吸血式血糖儀需要取一條試紙插入機内;若采用滴血式血糖儀需要取一條試紙拿在手上),注意手指不可觸及試紙測試區。
● 采血筆緊挨指腹,按動彈簧開關,針刺指腹。以手指兩側取血最好,因其血管豐富但神經末梢分布較少,不僅不痛而且出血充分,不會因為出血量不足而影響結果。不要過分擠壓,以免組織液擠出與血标本相混而導緻血糖測試值偏低。
● 用吸血式血糖儀,需要将血吸到試紙專用區域後等待結果。若用滴血式血糖儀,應将一滴飽滿的血滴抹到試紙測試區域後将試紙插入機内等待結果。注意不要追加滴血,否則會導緻測試結果不準确。
注意血糖儀的校準
● 第一次使用新購的血糖儀時。
● 使用一瓶新的試紙時。
● 懷疑儀器或試紙出現問題時。
● 血糖儀磕碰後。
● 測試結果未能反映患者的身體狀況,如患者感覺有低血糖症狀,而測得的血糖結果卻偏高。
正确存放和保養血糖儀
血糖儀在正常室溫下存放即可,避免摔打、沾水,勿讓小孩和寵物觸及、玩耍。血糖儀允許運作的溫度為 10 ~ 40℃,濕度為 20% ~ 80%,太冷、太熱、過濕均會影響其準确性。
同時,避免将儀器存放在電磁場(如移動電話、微波爐等)附近,否則會影響讀數的準确性。當血糖儀上有塵垢、血漬時,用軟布蘸清水清潔,不要用清潔劑清洗或将水滲到血糖儀内,更不要将血糖儀浸入水中或用水沖洗,以免損壞。
妥善保管血糖試紙
試紙條要放在密閉的盒内,在幹燥、陰涼、避光的地方保存,以避免其變質。注意試紙失效期,并确保在有效期内用完。
不僅測得準還要讀得懂
不同時間檢測到的血糖,具有不同的臨床意義。糖尿病患者在監測血糖時必須了解和結合血糖監測時間,準備解讀所測血糖的意義。
空腹血糖
是診斷糖尿病和用于糖尿病病情監測的重要指标,反映基礎胰島素分泌水平或者藥物對于夜間、清晨的血糖控制情況。
餐前血糖
主要用來指導食物攝入量和餐前注射胰島素的劑量,若患者餐前血糖為 8 ~ 11mmol/L 時,可适當減少進餐量。
餐後 2 小時血糖
能較好反映進食量及使用的降糖藥是否合适,便于調整降糖藥物劑量或種類。
睡前血糖
監測主要為防止夜間低血糖,若睡前血糖小于 6.0mmol/L,患者可補充幾塊無糖餅幹、一份水果等。
淩晨3點的血糖
主要反映夜間有無低血糖發生,尤其是清晨出現不可解釋的空腹高血糖時,應監測淩晨 3 點的血糖。
随機血糖
随機血糖監測可以了解波動性高血糖,若患者血糖波動較大或懷疑自身出現低血糖,應随時監測血糖。
除了血糖還有哪些監測要加強
糖尿病患者應每 6 ~ 12 個月複查血脂,将血脂控制在正常範圍内,以防止動脈硬化及脂肪肝;每 3 個月到醫院檢查尿常規、腎功能(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測定,以判斷腎功能情況;每 6 個月檢查一次眼底,但有糖尿病腎病或妊娠時要經常檢查;每 6 個月到口腔科檢查一次,及早發現有無口腔疾病;每年全面檢查心血管一次,每 3 ~ 6 個月行一次心電圖檢查,及早發現及治療糖尿病性心髒病;每 3 個月行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檢測,了解血糖總體控制水平;每 6 個月行一次糖尿病足的篩查,包括足是否有畸形、胼胝、潰瘍及皮膚顔色變化、足背動脈和胫後動脈搏動、皮膚溫度、有無感覺異常等,及時評估足部的血管搏動和神經病變。
綜合人衛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