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周文王(姬昌)的曆史形象都非常好,被孔子稱為“三代之英”,是儒家推崇的古之聖賢,對纣王可謂仁義至盡,一心一意的輔佐纣王。隻是纣王無道,文王姬昌死後,武王替天行道,為了天下百姓,進而起兵伐纣,一夜滅掉商朝。
然而,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斷挺身而出,周文王的曆史形象逐漸回歸本色,尤其是在香港發現的一批楚簡上,更是揭開了姬昌勃勃野心的真面貌,早已計劃克商。
周文王有過一段牢獄之災,大約曆時7年時間,這是殷商與周國關系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史記》: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積善累德,諸侯皆鄉之,将不利於帝。’帝纣乃囚西伯於羑裡......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馬以獻纣,纣乃赦西伯。
周文王到處行善,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于是纣王就将姬昌關進了監獄7年。最終,闳夭等人求購美女奇物寶馬之類獻給纣王,于是纣王就釋放了西伯。
如果司馬遷這一段記載為真,那麼周文王絕對是一個罕見的古之聖賢,而纣王嫉賢妒能,更是猶如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一般,坐擁天下的他,居然被區區一些美女奇物之類就收買了,商朝不亡沒天理。
然而,香港發現一批楚簡,卻揭開了文王克商之謎,周文王布局之深,讓人實在難以相信。
衆所周知,香港是中國文物流向世界的重要中轉站,無數珍貴文物從此離開中國。上世紀90年代,香港文物市場流出一批戰國楚簡,後來被上海博物館買下,這就是鼎鼎大名的“上博簡”。在上博簡中,有一篇叫《容成氏》的失傳古文,就記載了纣王為何釋放姬昌,以及姬昌釋放時候的行為。
《容成氏》中記載,由于纣王荒淫無度、不理國政,于是九個邦國趁機造反,“于是乎九邦叛之,豐、鎬、舟、石、于、鹿、黎、崇、密須氏”。
(九邦叛亂)文王聞之,曰:‘雖君無道,臣敢勿事乎?雖父無道,子敢勿事乎?孰天子而可反?’纣聞之,乃出文王于夏台之下而問焉,曰:‘九邦者其可來乎?’文王曰:‘可。’
獲悉九邦叛亂,姬昌感慨萬千說,“即便君王無道,臣子難道就不侍奉了嗎;即便父親無道,難道子女就不侍奉了嗎。怎麼能反叛天子呢”。纣王聽說之後,就讓人把忠臣姬昌帶到夏台問話,“你能讓九邦重新歸順朝廷嗎?”姬昌回答說“能”。
可見,在纣王面前,姬昌維持了一個罕見的忠臣形象。然而,這一記載卻有揭露“纣王釋放姬昌”的真相,即因為“九邦叛亂”,需要姬昌平定這一次發生在西邊的叛亂,而非“求美女奇物善馬以獻纣,纣乃赦西伯”。
那麼,周文王如何平定叛亂的呢?
《容成氏》:文王于是乎素端褰裳以行九邦,七邦來服,豐、鎬不服。文王乃起師以向豐、鎬,三鼓而進之,三鼓而退之,曰:‘吾所知多廌,一人為無道,百姓其何罪?’豐、鎬之民聞之,乃降文王。”
姬昌穿着兇事齋戒之服巡視九國,就有7邦來服,即便不服的豐、鎬2邦,百姓也被姬昌感化........一個“仁者無敵”的形象躍然紙上!
然而,《容成氏》是美化周文王,但卻又從側面揭露了文王克商的真相,原因很簡單:《容成氏》中提到的九邦,為何很多屬于明顯的殷商鐵杆支持者?
學者研究之後确認,《容成氏》中提到的舟、石、鹿三國,如今已經無法考證,但崇、密須氏、于、黎四國臣服于商朝。尤其是“于國”,與商王室關系密切,國君還是纣王的三公之一。這就很有意思了,周文王為何征讨的幾乎都是臣服于商朝的方國?那麼,《容成氏》這一記載的背後,到底隐含了什麼曆史真相?如果結合史料來看,就能找到答案!
《竹書記年》記載,“(帝乙,纣王之父)二年周人伐商”,文王開始是謀商、克商。但由于商周實力過于懸殊,于是周人東進被打斷。這時,姬昌審時度勢,向纣王臣服,這就是史料中的“文王事纣”之說。
需要說明的是,周國不是殷商的諸侯,而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即所謂甲骨文中經常提到的“方國”,隻是一段時間内臣服于殷商而已。
從史料中可知,周國臣服之後,姬昌轉變戰略,由原先東進轉變為向西北戎狄地區、南方漢江流域擴張。因此,纣王囚禁姬昌的原因,絕非《史記》中所雲“西伯積善累德,諸侯皆鄉之,将不利於帝”,背後深層原因應該是周國擴張,纣王對此阻擊。
學者研究确認,姬昌受命“平定九國叛亂”之前,周國在江漢與江淮流域是“天下三分其有二”,在西北方掌握了潼關崤函一帶的天險(後來秦國也如此),基本立于不敗之地了。
在這一情況之下,《容成氏》所講述的“文王服九邦”中,為何很多是商朝的同盟國,這就不難理解了,這時逃出生天、虎入山林的周文王,根本就不理會所謂的“九邦叛亂”(這一叛亂可能是周國策劃,目的是營救姬昌,所以才需7年),而是開始對殷商主動出擊,清理殷商鐵杆追随者,至于所謂的“九”,可能隻是虛指,意思平定很多殷商同盟。
《容成氏》記載的九邦,是指周文王實際讨伐的九邦,其中很多屬于商朝鐵杆支持者,讨伐的目的就是削弱殷商實力!
經過不停征伐之後,殷商鐵杆越來越少,周國同盟越來越多,甚至在牧野之戰中,根本沒有記載有殷商鐵杆“起兵勤王”,而周武王卻率有800諸侯。
正因如此,有學者指出,武王伐纣一夜滅商的背後,是周人長達百年的布局(姬昌爺爺古公亶父起,就開始“剪商”大計),尤其老謀深算的野心家周文王時期,通過一系列手段,基本消滅了殷商鐵杆同盟(重點是都城周圍的殷商同盟或諸侯),所以周武王才能輕松滅商。
曆史是勝利者的宣言,周滅商之後,對姬昌和周國的行為,進行了一系列的美化,而強調周禮的儒家崛起之後,為了證明仁者無敵,更是給周國崛起披上了無數仁義的外衣。實際上,纣王未必壞,姬昌未必仁,一切都是權力之争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