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習第三十五個偏旁部首:己(巳已)部
一、己 jǐ 部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
象繩曲之形,引申為自我約束的人。“己”是古“紀”字,假借作“自己”用。天幹的第六位。
拓展下:漢字中與繩索有關的最重要的兩個符号就是“系”與“己”。“糸”代表一條兩股交纏的繩子,“己”則表示一條彎曲的繩子。
二、巳 sì 部
巳:象形。甲骨文字形:
像在胎包中生長的小兒。本義:胎兒或新生嬰兒。金文的字形與甲骨文相類似。
而小篆為:
就像一條蠕動着身子的蛇。《說文解字》:巳也。四月,陽氣巳出,陰氣巳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爲蛇,象形。其實這種解釋實為誤解。沒有考察“巳”的更古老的字形,隻簡單地根據小篆字形得出的結論。
“巳”還代表地支的第六位, 與天幹相配,用以紀年。 用以紀月,即農曆四月。用以紀時,上午九時至十一時。十二生肖屬蛇
“巳”、 “己”二者區别:“巳”字上部封口,是對嬰兒腦袋的形狀的描寫; “己”字的上部不封口,表示是繩索盤曲的形狀。
三、已 yǐ 部
已:象形。象蛇形。一說原與“子”同字。本義:停止
己(巳已),此部首主筆為豎彎鈎。在上部和左側時,豎彎鈎宜收,單獨成字、在下部和右側時豎彎鈎宜放,注意三個部首的字音、字義的區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