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王濛的解說刷爆了全網,如火山噴發,似機槍掃射一樣的妙語連珠,霸氣十足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一直認為競技體育的運動員和教練員,是最懂職場、最懂創業的人:先付出再得到,對先付出無怨無悔。他們深刻的理解幾年、幾十年的付出,可能隻是為了比賽的那一刻:跳水入水的幾秒,短道速滑的幾分鐘,馬拉松的幾個小時....
常常有目光短淺的職場人心裡想:“你就給我這麼點錢,我憑什麼做更多。你給我更多了,我就再多做一點。”。同時老闆的想法是:“我會給做得更好的、有能力擔當更多的人,更多的報酬。”
你就是冠軍
“冠軍、冠軍,我确定就是冠軍”
優秀的解說,讓看比賽的我們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學詩詞的小朋友說,酣暢淋漓是李太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邁。
玩搖滾吉他的麥克說,酣暢淋漓是Beyond《海闊天空》的吉他solo,是方錦龍用琵琶演奏的世界樂器。
愛足球的翔子說,酣暢淋漓是馬拉多納以一己之力,晃過十個人拔腳得分的怒吼。
愛打籃球的朋友說,酣暢淋漓是面對強大的對手,喬丹帶傷上場壓哨三分拿下的總冠軍。
愛聽京劇的老人說,酣暢淋漓是《鍘美案》裡铿锵有力的詞句“驸馬爺近前看端詳,上寫着....”
行雲流水般的詩詞:
望廬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其實酣暢淋漓,是10000小時的訓練的專家,是999次的失敗依然繼續實驗的愛迪生,是厚積而薄發。
“我的眼睛就是尺” 在專業基礎上原則性與靈活性完美結合。
原則性是指大家遵循的制度、規則、準則;靈活性是指做事不死闆,不拘泥,可随機應變。王濛解說詞的根是“規則”,是國際滑聯短道速滑的規則,其靈活性解說措辭的“唠嗑”的表達方式。但和家常唠嗑不一樣,因為其“根”不同。家常唠嗑,張家長李家短,但短道速滑太專業了,規則複雜(王濛都要去讨教學習2個小時)。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背後,王濛近日在比賽的解說中透露了玄機:自己為解說好比賽,誠懇的向國際滑聯技術代表請教了兩個小時短道速滑的比賽規則。王濛此前做教練的時候,她也說過:
我這個教練是白當的嗎?我當年的虛心求教,才能踏踏實實地坐在這裡!
老師在課上講過,靈活性其實就是創新,而創新的核心是在概念的邊緣舞蹈。所謂概念,是指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過程。
李白的詩大氣磅礴,也是因為其遊走在概念的邊緣。飛流直下的瀑布,是水也不是水,寫成水沒有新意,寫成銀河說它是也是,說不是也不是。似是而非又異曲同工,給人恍然大悟又忽又所得的感覺,就達到了目的了。
優秀的基礎是背後的付出和努力,長期專業的積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積累起來的自信和底氣,你就是冠軍!我們就是冠軍!中國就是冠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